拉肚子幾次要急診?

1 瀏覽次數

腹瀉若僅一兩天、症狀輕微,補充水分觀察即可。但若持續超過兩天、次數頻繁(>5次)、糞便有血或膿,或伴隨發燒、劇烈腹痛等嚴重症狀,請立即就醫。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拉肚子幾次要急診?別死撐!關鍵不在次數,而在這些警訊!

拉肚子,台灣人俗稱「烙賽」,幾乎人人都有過這種不舒服的經驗。大多數時候,它只是腸胃暫時的小抗議,吃壞肚子、腸胃炎作祟,休息幾天就能自行痊癒。但有時,看似平凡的腹瀉卻可能隱藏著嚴重的健康問題,延誤就醫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所以,重點並不在於拉肚子幾次才需要急診,而是要懂得辨識危險警訊!

一般來說,輕微的腹瀉,例如一天拉肚子一兩次,糞便成形或略稀,沒有其他伴隨症狀,通常可以先在家觀察,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即可。但如果腹瀉持續超過兩天,情況就值得關注了。

別再迷信「拉肚子就是要拉乾淨」的錯誤觀念!腹瀉次數頻繁,例如一天超過五次以上,身體快速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容易導致脫水,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容易出現脫水併發症,例如頭暈、虛弱、心跳加快、甚至休克。此時,不應拖延,應盡快就醫。

除了次數,糞便的性狀也是重要的指標。如果糞便出現血絲或膿液,暗示腸道可能受到細菌感染或發炎,甚至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等更嚴重的疾病。此時,切勿自行服用止瀉藥,應立即就醫,讓醫生診斷病因,對症下藥。

更重要的是,除了腹瀉本身,還需留意伴隨的症狀。如果腹瀉伴隨著高燒不退(超過 38.5°C)、嚴重腹痛、腹部絞痛、嘔吐不止、意識不清、甚至出現冷汗、臉色蒼白等症狀,都代表身體可能出了嚴重狀況,必須立即前往急診!這些症狀可能是嚴重的感染、腸穿孔、腸阻塞等急症的徵兆,延誤治療可能危及生命。

特別提醒,嬰幼兒、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族群,由於免疫力較弱,腹瀉的風險更高,更容易出現脫水和併發症。因此,若出現腹瀉,應更加謹慎,及早諮詢醫生。

總之,判斷是否需要急診,不能單純只看拉肚子的次數,更要綜合考量腹瀉的持續時間、糞便性狀、伴隨症狀以及個人的身體狀況。切勿掉以輕心,抱持「忍一下就過」的心態,以免延誤治療,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當身體發出警訊時,及時就醫才是明智之舉。 與其自己瞎猜,不如讓專業的醫生來判斷,確保您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