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几点睡觉为最佳时间?

4 瀏覽次數

牛津大學研究指出,晚上十點至十點五十九分入睡,最能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 睡得太晚或太早,都可能增加風險,維持規律睡眠時間至關重要。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守護你的心臟:最佳睡眠時間解密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熬夜似乎成了家常便飯。但你知道嗎?睡眠時間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牛津大學的研究揭示,晚上十點到十一點之間入睡,最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追蹤了超過八萬八千名參與者長達六年,分析他們的睡眠時間與心臟病發病率之間的關聯。結果顯示,與晚上十點到十一點入睡的人相比:

  • 晚睡一族:凌晨十二點後才睡覺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高出24%
  • 夜貓子:晚上十一點到十二點之間入睡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增加12%
  • 早睡早起:晚上十點前就寢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則 增加25%

研究人員推測,睡眠時間之所以影響心臟健康,可能與人體的生理時鐘有關。

  • 黃金時段:晚上十點到十一點是人體褪黑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此時入睡能幫助身體進入深層睡眠,促進心血管系統修復,降低心率和血壓。
  • 錯過良機:熬夜會打亂生理時鐘,導致褪黑激素分泌減少,進而影響心血管健康。

然而,研究人員也強調,除了睡眠時間, 規律的睡眠作息 同樣至關重要。不論你是「百靈鳥」還是「夜貓子」,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睡覺和起床,都有助於維持生理時鐘的穩定,對心臟健康更有益。

除了遵循最佳睡眠時間,以下幾點也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守護心臟健康:

  • 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保持臥室黑暗、安靜和涼爽,選擇舒適的床墊和枕頭。
  • 睡前避免刺激:睡前兩小時避免使用電子產品,減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取。
  • 規律運動:規律的運動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但睡前應避免劇烈運動。
  • 放鬆身心:睡前可以嘗試一些放鬆技巧,例如冥想、瑜伽或聽輕音樂。

總之,想要擁有一顆強健的心臟,就從良好的睡眠習慣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