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 要怎麼檢查?
椎間盤突出,怎麼知道我的腰背在抗議?從檢查談起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的文明病,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但如果疼痛劇烈、持續時間長,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就必須提高警覺,因為這可能是椎間盤突出的警訊。 那麼,醫師是如何確診椎間盤突出,並釐清問題的根本呢? 其實,這需要透過一系列的檢查,才能完整拼湊出病灶的圖像。
椎間盤突出,簡單來說就是脊椎骨之間的軟骨組織——椎間盤——因為各種原因(例如:老化、外傷、姿勢不良等),向外突出壓迫到神經,進而引發疼痛、麻痺、甚至肌肉無力等症狀。 然而,單憑症狀並不足以確診,需要結合影像學檢查和神經學檢查才能準確診斷。
1. 影像學檢查,為脊椎照亮真相:
-
X光檢查 (X-ray): 這是最基礎的檢查,可以觀察脊椎骨的排列是否正常、有無骨刺增生等骨骼結構問題。雖然X光無法直接看到椎間盤的突出,但它能提供重要的參考資訊,協助醫師判斷是否有其他骨骼問題,例如:脊椎滑脫、骨質疏鬆等。
-
磁振造影 (MRI): MRI是目前診斷椎間盤突出最有效的影像學檢查。它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產生高解析度的影像,能清晰地顯示椎間盤的結構、突出程度,以及是否壓迫到神經根或脊髓。MRI的優點在於它能精確地呈現軟組織的細節,包括椎間盤、神經、肌肉等,是診斷椎間盤突出的黃金標準。
-
電腦斷層掃描 (CT): CT掃描利用X光,從不同角度拍攝脊椎的影像,再透過電腦合成立體圖像。雖然CT掃描對於骨骼的顯示比MRI更清晰,但對於軟組織的顯示不如MRI精細。因此,在椎間盤突出診斷上,MRI通常是首選,CT掃描則多用於評估骨骼結構或排除其他疾病。
2. 神經學檢查,聽聽神經的聲音:
除了影像學檢查,醫師還會進行神經學檢查,評估神經受壓的程度。
- 肌電圖 (EMG) 和神經傳導速度檢查 (NCS): 這些檢查可以評估神經的傳導速度和肌肉的電活動,協助判斷神經是否受到壓迫以及壓迫的嚴重程度。例如,如果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或肌肉電活動異常,就表示神經可能受到壓迫。
確診後,才能對症下藥:
透過上述這些檢查,醫師可以精準定位椎間盤突出的位置、程度以及對神經的影響,進而制定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例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復健治療、甚至手術治療。 切勿輕忽腰背疼痛,及早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才能有效解決問題,避免病情惡化。 記住,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是守護脊椎健康的關鍵!
#椎間盤突出#檢查方式#醫療診斷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