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月經來是黑色的?

5 瀏覽次數

經血呈現深棕或黑色,多因經血於子宮內停留過久氧化所致,也可能代表經期將近尾聲。若經血呈灰色,或伴隨異味、搔癢等不適,則可能為感染發炎,應盡速就醫檢查。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月經來了,經血卻是黑色的?別慌!解開黑色經血的謎團

每個月的「好朋友」來訪,總是讓女性朋友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是因為它代表著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怕受傷害則是因為經期伴隨的不適感。然而,有時候仔細觀察,卻發現經血並非鮮紅色,而是呈現令人擔憂的深棕色甚至黑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先別急著緊張,讓我們一起來解開黑色經血背後的秘密。

如同你所知道的,經血的顏色並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經期的不同階段而產生變化。最常見的原因是經血在子宮內停留的時間較長,產生氧化作用。當經血從子宮內膜剝落後,如果排出的速度較慢,在子宮內停留時間拉長,裡面的鐵質與氧氣接觸,就會產生氧化,就像蘋果切開後放置一段時間會變色一樣。因此,氧化後的經血顏色就會變深,呈現深棕色、甚至黑色。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經期的開始或結束,因為這兩個階段經血量較少,流出的速度也比較慢。

想像一下,子宮就像一個小小的水庫,裡面的經血並非一次性全部排出,而是慢慢地、分階段地排放。在水庫的底部,也就是最早剝落的子宮內膜,它們停留的時間最長,氧化程度也最高,所以最先流出來的經血,就容易呈現較深的顏色。

除了氧化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可能的原因:

  • 經期即將結束: 就像前面提到的,經期末期的經血量較少,停留時間較長,氧化作用更明顯,因此容易呈現深色。
  • 懷孕初期出血(著床性出血): 有時候,受精卵著床於子宮壁時,會引起少量出血,這些血也可能因為停留在子宮內一段時間,而呈現深色或黑色。
  • 產後惡露: 產後,子宮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排出的惡露也會經歷一個顏色變化的過程,從鮮紅到深棕再到淡黃,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深色或黑色經血並不需要過度擔心,只要沒有伴隨其他異常症狀,例如劇烈腹痛、發燒、或大量出血等,通常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然而,有些情況下,深色經血也可能代表著潛在的健康問題,需要特別留意:

  • 感染: 如果深色經血伴隨著強烈的異味、搔癢、或疼痛,可能代表著陰道或子宮受到感染,例如細菌性陰道炎、盆腔炎等。
  • 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內膜異位是指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以外的地方,例如卵巢、輸卵管等,這種情況可能導致經期不規則、經痛,以及深色經血。
  •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生長在子宮內,可能導致經期出血量增多、經期延長,以及深色經血。

總而言之,如果你的經血是黑色的,首先不要驚慌,仔細觀察是否有其他異常症狀。如果沒有其他不適,多半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伴隨疼痛、異味、或大量出血等,建議儘速就醫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了解黑色經血背後的秘密,讓你更懂得呵護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