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會瘦?

1 瀏覽次數

糖尿病初期,因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血糖,轉而燃燒脂肪產生能量,導致體重下降。同時,多餘的糖分經尿液排出,加劇水分流失,造成食慾增加、口渴、頻尿等現象,進而使體重減輕。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糖尿病,許多人第一印象是「吃太多甜的」導致的疾病,其實不然。雖然飲食習慣不良會增加風險,但糖尿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血糖。這就引出了一個看似矛盾的現象:為什麼有些糖尿病患者,尤其在初期,反而會變瘦?

這與身體的能量代謝機制息息相關。我們攝取食物後,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成葡萄糖,也就是血糖,成為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胰島素扮演著關鍵角色,它像一把鑰匙,開啟細胞大門,讓血糖進入細胞內被利用。

然而,糖尿病患者體內出現了問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就像鑰匙不足,細胞無法有效吸收血糖。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產生了「胰島素阻抗」,如同細胞門鎖生鏽,即使有鑰匙,開門也變得困難重重。

這兩種情況都導致血糖滯留在血液中,無法進入細胞提供能量。身體就像一台缺乏燃料的汽車,為了維持運作,只好啟動備用方案:燃燒脂肪和肌肉組織來產生能量。

脂肪和肌肉的分解,自然導致體重下降。同時,過高的血糖會經由腎臟排出體外,這過程會帶走大量水分,造成脫水,進一步加劇體重減輕。

除了體重下降,高血糖還會引發一連串不適症狀。由於身體能量不足,患者會感到疲倦乏力。水分流失則會導致口乾舌燥,不斷想喝水,並頻繁跑廁所。此外,細胞缺乏能量也會刺激大腦發出飢餓訊號,使患者食慾大增。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吃得多卻變瘦」的現象,並非健康的減重方式,而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長期下來,持續的脂肪和肌肉分解會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

此外,高血糖還會損害血管和神經,引發各種併發症,例如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體重下降合併出現多飲、多尿、多食等症狀時,切勿掉以輕心,應儘速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罹患糖尿病。早期診斷、積極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併發症的發生,維護健康。切記,糖尿病並不可怕,及時且正確的處理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