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慢跑為什麼要180?

10 瀏覽次數

節拍超慢跑的180bpm並非絕對值,而是徐棟英教練建議的參考心跳,幫助跑者找到最適步頻,兼顧效率與舒適,避免跑姿不良或過度負擔。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超慢跑為什麼要180?

超慢跑,強調的是輕鬆、舒服的跑步方式,而非追求速度。然而,在這個輕鬆的背後,卻藏著一個重要的數字:180。許多超慢跑者都聽聞了這個數字,並將180步頻視為目標,但究竟為什麼要180?它又是如何幫助我們達到輕鬆跑步的境界?

180步頻並非絕對真理,更不是萬靈丹。它更像是徐棟英教練所建議的參考心跳,一個協助跑者找到最佳步頻的指標。 想像一下,你跑步時,腳步的頻率就像樂曲的節奏,如果節奏太慢,歌曲聽起來會很沉悶;如果節奏太快,則會讓人感到慌亂。同樣地,步頻太慢或太快,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180步頻的建議,主要在於幫助跑者找到效率最佳、舒適度最高的步頻。當你的步頻維持在180左右,你的腳步會更輕盈,著地時間更短,減少衝擊力,降低受傷風險。更重要的是,它能鼓勵你放鬆身體,避免過度用力,讓跑步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折磨。

然而,180並非適用於每個人。 不同體型、不同訓練程度的跑者,其最佳步頻可能略有差異。 180步頻的真正意義,在於找到讓你感到舒適且身體運作順暢的步頻。這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調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步頻,才能真正體會到超慢跑的樂趣,也才能長久地維持跑步的習慣。

此外,步頻180並不代表要機械式地去達成這個數字。重點在於找到身體的節奏,並維持一個輕鬆愉悅的狀態。 如果追求180步頻而忽略了跑步的舒適度,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總而言之,180步頻在超慢跑中,扮演著一個參考指標,協助跑者找到最佳步頻,進而達到效率與舒適的平衡。 它並非絕對的數字,而是幫助我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跑步節奏,享受輕鬆、舒適的運動樂趣。 關鍵在於聆聽身體的聲音,並調整步頻,讓跑步成為一種愉悅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