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止心跳越低越好嗎?

3 瀏覽次數

靜止心跳的快慢反映心臟功能,正常範圍通常介於每分鐘60到100下。過慢或過快,甚至心律不整,都可能暗示潛在的心臟問題,應及時就醫檢查。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靜止心跳:越低越好?打破迷思,認識你的心臟節奏

許多人認為靜止心跳越低代表身體越健康,尤其是看到運動員的心跳甚至低於每分鐘60下時,更會加深這個印象。但事實上,靜止心跳並非單純的越低越好,而是需要考量個體差異、生活習慣、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等因素,才能完整評估。

靜止心跳:健康的基線指標

靜止心跳,顧名思義,是指在休息狀態下(例如:安靜坐著或躺著)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它反映了心臟的效率,以及身體的整體機能。一般來說,成年人的正常靜止心跳範圍落在每分鐘60到100下之間。在這個範圍內,心臟能夠有效地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各個器官,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為什麼運動員的心跳比較慢?

運動員的心臟經過長期訓練,變得更加強壯,每次收縮都能泵出更多的血液。因此,他們的心臟不需要跳動那麼多次,就能滿足身體的需求,靜止心跳自然較低。這是一種生理適應,代表心臟功能的效率提升。

靜止心跳過低:潛在的風險

然而,靜止心跳過低並不總是好事。當心跳低於每分鐘60下,稱為心搏過緩。造成心搏過緩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運動員的生理適應外,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乙型阻斷劑等,會降低心跳。
  • 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心跳減慢。
  • 心臟疾病:心臟傳導系統異常、竇房結功能障礙等心臟疾病,可能導致心搏過緩。
  • 迷走神經亢進:在某些情況下,迷走神經過度活躍也會導致心跳減慢。

如果靜止心跳過低,同時伴隨頭暈、疲勞、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則應立即就醫檢查,找出原因並接受治療。

靜止心跳過高:不可忽視的警訊

另一方面,靜止心跳超過每分鐘100下,稱為心搏過速。心搏過速的原因同樣複雜,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壓力、焦慮:壓力或焦慮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
  • 咖啡因、尼古丁:這些物質會刺激心臟,導致心跳加速。
  • 貧血:貧血時,身體需要更快的心跳才能將足夠的氧氣輸送到各個器官。
  •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加速身體代謝,導致心跳加快。
  • 心臟疾病:心律不整等心臟疾病,也可能導致心搏過速。

長期心搏過速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提高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因此,如果發現靜止心跳經常過高,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如何維持健康的心跳?

想要維持健康的心跳,除了定期測量並了解自己的靜止心跳範圍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 規律運動:適度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心臟功能,降低靜止心跳。
  • 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蔬果、全穀類、以及優質蛋白質,避免過度攝取高脂肪、高糖分食物。
  • 紓解壓力:學習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珈等,降低壓力對心臟的影響。
  • 戒菸限酒:菸草和酒精都會對心臟造成負擔,應盡量避免。
  • 定期檢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的心臟問題。

結論:

靜止心跳是一個重要的健康指標,但並非單純的越低越好。了解自己的靜止心跳範圍,並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來維持心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對於自己的心跳有任何疑慮,請諮詢專業醫師,獲得最適合您的建議。 記住,了解自己的身體,才能更好地照顧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