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免疫科會做什麼檢查?
風濕免疫科,這三個字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有些陌生,但它卻與我們身體的舒適與否息息相關。當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甚至伴隨發燒、疲勞等症狀時,尋求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便顯得至關重要。然而,風濕免疫科醫師究竟會進行哪些檢查呢?這篇文章將深入淺出地說明。
風濕免疫科的診斷並不像骨折那樣一目了然,它需要醫師運用精密的診斷工具,逐步釐清病因。檢查流程通常涵蓋三個主要面向:關節評估、血液檢驗與影像學檢查,其中血液檢驗又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
一、關節評估:仔細聆聽身體的聲音
醫師會仔細詢問病史,包括症狀的出現時間、持續時間、嚴重程度以及有無家族病史等。接著,醫師會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特別是關節的檢查,包括觀察關節的腫脹、紅腫、壓痛程度、活動範圍以及有無變形等。 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進行 關節液抽取。這項檢查看似簡單,卻至關重要。抽取的關節液會被送往實驗室進行分析,檢測其中是否存在感染、結晶或其他異常物質,有助於區分不同的關節炎類型,例如痛風、感染性關節炎等。
二、血液檢驗:血液中的蛛絲馬跡
血液檢驗是風濕免疫科診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主要包括:
-
一般檢驗: 包括血球計數、發炎指標(例如:CRP、ESR)等。這些檢查能提供身體發炎程度的初步資訊。輕微的發炎反應可能由許多原因造成,但明顯的發炎反應則能指向風濕免疫疾病的可能性。
-
自體抗體篩檢: 這部分是風濕免疫科檢查的精髓。我們的免疫系統有時會錯誤地攻擊自身組織,產生各種自體抗體。不同的自體抗體與不同的風濕免疫疾病相關聯。常見的檢驗項目包括:
- 抗核抗體(ANA): 這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篩檢試驗,陽性結果提示可能患有許多不同的風濕性疾病,但並非所有ANA陽性者都患有風濕性疾病。需要結合其他檢查結果來判斷。
- 抗雙股DNA抗體: 此抗體常出現在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 患者體內。
- 抗Sm抗體: 此抗體高度特異於SLE。
- 抗SSA/Ro抗體、抗SSB/La抗體: 這些抗體與乾燥症候群相關。
-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 與血管炎相關。
- 其他特定抗體: 針對不同的風濕性疾病,還有許多其他更特異性的抗體檢測。
這些自體抗體的檢測結果並非絕對診斷,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和其它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三、影像學檢查:看清身體的內在
除了上述檢查外,醫師也可能根據情況安排影像學檢查,例如X光、超音波、核磁共振 (MRI) 等,以評估關節的損傷程度、有無骨骼侵蝕或其他異常改變。
總而言之,風濕免疫科的檢查過程需要醫師的專業判斷和患者的積極配合。 一系列的檢查並非單純的「驗血」,而是透過多面向的評估,才能更精準地診斷疾病,並制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 因此,如有任何疑慮,及時就醫尋求專業協助才是保護自身健康的不二法門。
#免疫檢查#關節檢查#風濕科 檢查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