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月經來之前會很想哭?

0 瀏覽次數

月經來臨前,體內荷爾蒙劇烈波動,影響腦部血清素濃度,導致情緒調節失衡,因此容易出現低落、焦慮等情緒,甚至忍不住想哭。 這與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密切相關。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淚灑紅潮:探討經前症候群與眼淚的關係

每個月的那幾天,除了生理上的不適,許多女性還會經歷一場情緒的風暴。腹部隱隱作痛,身心俱疲,最令人難以招架的,莫過於那股突如其來的想哭衝動,淚水彷彿決堤般奔流而出,令人感到委屈、無助,甚至不知所措。為什麼月經來臨前,我們會如此容易落淚呢?這不單純只是「情緒化」,而是複雜的生理機制在作祟。

文章開頭提到的「荷爾蒙劇烈波動」固然是關鍵,但這句話卻過於簡略,未能完整詮釋箇中奧妙。 事實上,月經來潮前,體內的荷爾蒙並非單純的「波動」,而是精密且多樣化的變化。雌激素和黃體素這兩位主要角色,在排卵後會經歷一個劇烈的下降過程。 這個下降速度,以及下降幅度,才是影響情緒的關鍵因素。

想像一下,我們的腦部就像一個精密的管弦樂團,而荷爾蒙就是指揮家,透過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來協調情緒的「樂章」。雌激素和黃體素,如同指揮家手中的魔杖,能調節腦中血清素、多巴胺、和腦內啡等物質的水平。當它們急速下降時,這個精密的系統便會失衡。

血清素,被稱為「快樂荷爾蒙」,其濃度下降會直接導致情緒低落,容易感到沮喪、焦慮甚至絕望。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女性在經期前會感到莫名的悲傷,甚至一點小事就能觸發淚腺,淚水不受控制地奔湧而出。 這並非矯情或脆弱,而是大腦化學物質的變化所導致的生理反應。

此外,多巴胺的減少則會影響我們的愉悅感和動機。 原本熱衷的事物,突然變得提不起勁,甚至感到厭倦,也容易加劇負面情緒的產生。腦內啡,負責舒緩疼痛和提升幸福感,其濃度下降也讓經前症候群(PMS)的症狀更加雪上加霜。

然而,影響情緒的因素並非只有荷爾蒙。壓力、睡眠不足、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等,都會放大經前症候群的症狀,讓想哭的衝動更加強烈。 一個本身就處於壓力巨大的環境中,或缺乏良好生活習慣的女性,更容易在經期前感受到情緒波動的劇烈衝擊。

因此,單純地將經前想哭歸咎於「情緒化」是過於簡化的。 它反映了體內複雜的生理機制,以及心理與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理解這些背後的機制,才能更有同理心地面對自己的情緒,並採取積極的策略來舒緩症狀,例如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以及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 別讓眼淚成為你經期前唯一的標籤,而是理解它背後的身體訊息,好好照顧自己,擁抱每一個週期帶來的挑戰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