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为什么会尿黄?

4 瀏覽次數

服用維生素 B 群後,尿液會變黃,是因為其中所含的核黃素(B2)所致。核黃素有助於能量代謝和皮膚健康,溶解於水中時呈螢光黃色。因此,未被身體吸收的核黃素會透過尿液排出,導致尿液呈現黃色。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維生素B群與亮黃尿液的秘密:不只是B2的故事

許多人服用維生素B群後,會發現尿液變成亮黃色,常被戲稱為「昂貴的尿」。普遍的認知是這是核黃素(維生素B2)的功勞,的確,核黃素本身溶於水呈螢光黃色,是造成尿液變黃的主因。然而,這並非故事的全貌,將尿液變黃的責任全推給B2,其實略顯簡化。

首先,維生素B群並非單一物質,而是一群水溶性維生素的集合,包含B1(硫胺素)、B2(核黃素)、B3(菸鹼酸)、B5(泛酸)、B6(吡哆醇)、B7(生物素)、B9(葉酸)和B12(鈷胺素)等。這些維生素在人體內扮演不同的角色,參與能量代謝、神經系統功能、細胞生長和紅血球生成等重要生理過程。

雖然核黃素的顏色最為明顯,但其他B群成員也可能間接影響尿液顏色。例如,維生素B群中的某些成分能促進肝臟代謝功能,加速體內廢物的分解和排出,這也可能影響尿液的顏色和濃度。此外,部分B群補充劑為了提升吸收率和穩定性,會添加色素,這些人工色素也可能造成尿液變黃,特別是顏色異常鮮豔,甚至接近螢光色的情況,更要提高警覺。

服用維生素B群後尿液變黃的深淺,與攝取劑量、個人代謝速率、以及補充劑的配方都有關聯。一般來說,攝取高劑量的B群,尤其是含有高劑量B2的產品,更容易出現亮黃尿液。而每個人的代謝速率不同,有些人吸收利用率較高,尿液顏色變化較不明顯;有些人吸收率較低,則會排出更多未被利用的B2,導致尿液顏色更深。

值得一提的是,尿液顏色變化並不能直接反映維生素B群的吸收程度。亮黃色的尿液並不代表吸收不良,僅僅表示過量的維生素B2正經由尿液排出體外。過量攝取維生素B群不僅無益,某些種類還可能造成潛在的健康風險,例如過量攝取維生素B6可能導致神經損傷。

因此,服用維生素B群時,應遵循建議劑量,切勿盲目追求高劑量。觀察尿液顏色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指標,但更重要的是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若有任何疑慮,應諮詢醫師或專業營養師,以獲得個人化的建議,確保安全有效地補充維生素B群,維持最佳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