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潮濕吃了會怎樣?

4 瀏覽次數

若藥物潮濕後食用,可能會導致藥效降低或變質。藥罐中的乾燥劑是用於吸收濕氣,當接觸空氣後會吸附濕氣而降低除濕效果。因此,一旦藥罐打開,應丟棄乾燥劑和棉花,並將藥物存放於通風乾燥處。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藥潮濕吃了會怎樣? 濕氣對藥物的影響及保存重點

藥物,是我們對抗病痛的利器,但若保存不當,藥效可能會大打折扣,甚至對健康造成危害。其中,潮濕是藥物保存的一大敵人。那麼,藥物一旦受潮,吃了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

藥物受潮的影響:

藥物受潮後,可能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嚴重的程度取決於藥物的種類、受潮程度以及保存時間長短。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狀況:

  • 藥效降低或失效: 許多藥物對濕度非常敏感,潮濕會改變藥物的化學結構,使其有效成分分解、減少,導致藥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例如,某些抗生素受潮後,抗菌效果會大幅下降,影響治療效果。
  • 藥物變質: 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黴菌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分解藥物成分,產生有害物質,導致藥物變質。變質的藥物不僅沒有療效,反而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腹瀉、嘔吐等不適症狀。
  • 外觀改變: 藥丸可能變得黏稠、變色、龜裂甚至溶解;膠囊可能軟化、變形;粉末狀藥物可能結塊。這些外觀上的改變,都是藥物受潮的警訊。
  • 影響吸收: 藥物受潮後,其溶解度和吸收速度可能會改變,進而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分布和代謝,使其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 產生毒性: 部分藥物在潮濕環境下,會產生有毒物質,例如黃麴毒素。長期服用受潮、變質的藥物,可能對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

常見的藥物保存誤區:

許多人誤以為藥罐中的乾燥劑可以無限次使用,殊不知一旦藥罐打開,乾燥劑就開始吸附空氣中的濕氣,效果會逐漸降低。因此,開封後的藥罐,應立即丟棄乾燥劑和棉花,並將藥物儲存在適當的環境中。

正確的藥物保存方式:

  • 乾燥通風: 將藥物存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潮濕的環境,例如浴室、廚房等。
  • 密封保存: 藥物應儲存在原包裝中,或使用密封性佳的容器,以減少與空氣的接觸。
  • 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藥物的外觀和氣味,若發現藥物變色、變質、潮濕或出現異味,應立即丟棄。
  • 遵循指示: 某些特殊藥物需要冷藏保存,務必仔細閱讀藥袋或藥盒上的指示,並嚴格遵守。
  • 兒童不易取得: 將藥物放置在兒童不易取得的地方,以避免誤食。

結論:

藥物受潮的影響不容小覷,輕則藥效降低,重則危害健康。正確的藥物保存方式,不僅能確保藥物的療效,也能保障我們的健康安全。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藥物的保存,避免潮濕環境,定期檢查藥物狀態,並遵循醫囑和藥師的指示,才能讓藥物發揮最大的功效,守護我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