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波仔要全身麻醉嗎?
3 瀏覽次數
通波仔需要全身麻醉嗎?這是一個許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家屬都非常關心的問題。簡單來說,答案是否定的,大多數情況下,通波仔手術(經導管冠狀動脈介入術,PCI)不需要全身麻醉。
文章開頭提到的「通波仔通常無需麻醉,約兩小時完成」的敘述,雖然簡潔,卻略嫌單薄,容易造成誤解。的確,通波仔手術大部分時間是採用局部麻醉,讓患者在清醒狀態下接受治療。醫師會在手術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藥,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感覺不到疼痛。 手術時間也並非一概而論,從實際操作時間來看,的確可能在兩小時內完成,但包含術前準備、術後觀察等整體流程,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患者需要在醫院待上更久。
為什麼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全身麻醉呢?這是因為通波仔手術的侵入性相對較低,主要是在股動脈或橈動脈(手腕)穿刺,將導管送至冠狀動脈進行治療。局部麻醉足以阻斷手術過程中的疼痛感。 全身麻醉則會帶來更高的風險,例如呼吸抑制、心律不整等,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這樣的風險是需要仔細評估和避免的。
然而,「大多數情況下」並非「所有情況下」。 有些患者可能因為特殊情況需要全身麻醉,例如:
- 高度焦慮或恐懼症患者: 對於極度焦慮或恐懼手術的患者,全身麻醉可以有效降低他們的壓力和不安,讓手術過程更順利。
- 需要同時進行其他手術: 如果需要同時進行其他需要全身麻醉的手術,那麼通波仔手術也會配合採用全身麻醉。
- 特殊身體狀況: 例如患者本身患有其他疾病,使得局部麻醉難以施行或風險過高,醫師可能評估後決定使用全身麻醉。
- 手術過程複雜性: 某些複雜的病例,例如需要進行多支血管的介入治療,或需要較長時間的手術,醫師也可能考量使用全身麻醉。
因此,是否需要全身麻醉,並非單純由手術本身決定,而是需要醫師根據患者的個別情況,包括心臟功能、其他疾病、心理狀態等因素,進行全面的評估後決定。 患者在術前應積極與醫師充分溝通,了解手術過程、可能的風險以及麻醉方式的選擇,才能安心接受治療。 切勿單憑片面資訊,自行判斷是否需要全身麻醉。
最後,再次強調,雖然通波仔手術有效緩解心絞痛,術後恢復迅速,但手術仍有潛在風險,例如出血、血腫、血管阻塞、心律不整等。 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師的指示,術後做好恢復期的保健,才能確保手術的成功及自身的健康。
#全身麻醉#心臟導管#通波仔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