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自己需不需要看身心科?
18 瀏覽次數
心情卡住了?身體也跟著喊痛?也許你需要身心科的協助
現代生活步調緊湊,壓力無所不在,我們經常聽到「壓力大」、「心情不好」這些話語,甚至自己也常常掛在嘴邊。然而,單純的情緒低落與真正需要尋求身心科專業協助之間,界線並不明確,這讓許多人猶豫不決,不知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協助。
許多人認為,去看身心科就代表自己「有病」,是件丟臉的事。但事實上,尋求身心科協助,就像去看牙醫、看腸胃科一樣,都是為了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就像牙痛需要看牙醫,情緒卡住或身體出現異常,也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
那麼,到底哪些情況代表你需要考慮尋求身心科的協助呢?以下提供一些參考指標,但請記得,這並非絕對的診斷標準,僅供您自我評估:
一、情緒困擾持續且嚴重影響生活:
- 焦慮過度: 持續性的焦慮、擔心,甚至影響睡眠、工作、人際關係。例如:持續擔心未來、害怕與人相處、莫名感到恐慌等,且這些感受持續數週甚至數月,無法自行緩解。
- 憂鬱低落: 持續性的低落、悲傷、無助感,興趣缺缺,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這不只是「心情不好」那麼簡單,而是持續性的負面情緒佔據你的生活,讓你無法享受生活中的樂趣。
- 情緒波動劇烈: 情緒像雲霄飛車般,忽高忽低,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暴怒、易怒或莫名哭泣。這些情緒波動頻繁且劇烈,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人際關係。
二、身心症狀難以解釋:
- 反覆出現不明原因的身體症狀: 例如:頭痛、胃痛、胸悶、心悸等,卻經過各種檢查都查不出明確的生理病因。這些症狀很可能是身心壓力所導致的。
- 睡眠障礙: 長期失眠、淺眠、睡眠品質差,或是嗜睡、睡不醒,嚴重影響日間活動力。
- 食慾異常: 暴食或厭食,體重明顯增加或下降,皆可能與情緒問題有關。
三、日常生活功能受損:
情緒困擾不僅僅是心理層面的問題,更可能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如果你發現自己因為情緒問題而無法勝任工作、學業,或維持正常的人際關係,那麼你更需要尋求協助。
記住,及早尋求協助非常重要! 不要害怕尋求專業的幫助,身心科醫師會提供專業的評估和治療,協助你克服困境,重拾生活的美好。 如果你懷疑自己需要協助,請不要猶豫,勇敢踏出第一步,向親友、家人尋求支持,或主動聯繫身心科診所或醫院。你的健康,值得被重視。
#壓力管理#情緒問題#身心健康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