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麻疹怎麼比較快好?

3 瀏覽次數
愛找醫生才是上策啦! 藥膏、藥水、抗組織胺,醫生仔細檢查才會開對藥,快好才是真的。 毋通亂聽信偏方,免得愈拖愈久,病情加重,著實毋是好代誌。 快去看醫生,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蕁麻疹緊走,愛揣醫生上策啦!

蕁麻疹,台語講「起清膜」,癢起來真正會予人抓狂!皮膚表面浮出一塊一塊紅腫,有時是細細粒,有時是大大片,形狀嘛百百款,圓的、橢圓的、不規則的,變來變去,像無定著的風。毋但視覺上真礙眼,癢的程度嘛是會予人想欲「切腹自殺」!

毋過,蕁麻疹毋是絕症,只要對症下藥,緊去看醫生,大部分攏會好好啊!千萬毋通想講忍一下就會過去,也毋通隨便聽信隔壁阿婆的撇步,或者網路上的偏方,搞不好會愈醫愈糟,愈來愈嚴重,到時真正是欲哭無目屎!

蕁麻疹到底是什麼碗糕?

蕁麻疹其實是一種過敏反應,免疫系統咧「暴走」,釋放出組織胺等等的化學物質,引起血管擴張、皮膚紅腫、發癢。會引起蕁麻疹的原因真濟,有可能是食物、藥物、環境因素、感染、甚至壓力等等。

  • 食物: 海產、堅果、牛奶、雞蛋,攏是常見的過敏原。
  • 藥物: 抗生素、止痛藥,甚至維他命,有的人嘛會對藥物產生過敏。
  • 環境因素: 冷熱溫差、陽光曝曬、塵螨、動物毛髮,攏有可能引起蕁麻疹。
  • 感染: 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嘛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 壓力: 壓力大、情緒緊張,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也較容易起清膜。

為啥物我會起清膜?

這个問題,其實連醫生嘛毋一定會當回答!因為蕁麻疹的原因實在是太複雜了,有時侯根本找無兇手。有的醫生會建議做過敏原測試,來找出你對啥物東西過敏,但是測試的結果,嘛毋一定是百分之百準確。

我起清膜了!安怎卡緊好?

這个問題,才是重點!記住,第一步,一定是 「緊去看醫生!」 醫生會先問你的病史,檢查你的皮膚狀況,看你是急性蕁麻疹還是慢性蕁麻疹。

  • 急性蕁麻疹: 通常是突然發生,而且持續時間較短,幾天到幾個禮拜就會好。
  • 慢性蕁麻疹: 反覆發作超過六個禮拜,原因較難 tìm-tsheh (尋找),治療時間也較長。

醫生會針對你的狀況,開立適合你的藥物。一般來講,醫生常開的藥仔有這幾種:

  • 藥膏、藥水: 通常是類固醇藥膏,直接塗抹在患部,可以減輕發炎反應,止癢的效果嘛真好。毋過,類固醇藥膏毋通長期使用,避免產生副作用。
  • 抗組織胺: 這是治療蕁麻疹的主力藥物,可以抑制組織胺的釋放,減輕紅腫、發癢的症狀。抗組織胺有分一代、二代,一代的抗組織胺較容易想睏,二代的副作用較少,但是止癢效果可能無一代的強。醫生會看你的狀況,選擇適合你的抗組織胺。
  • 類固醇 (口服、注射): 如果蕁麻疹實在是太嚴重,影響到生活,醫生可能會考慮開立口服或注射的類固醇。類固醇的效果真好,但是副作用嘛真濟,一定要照醫生的指示服用,毋通自己隨便停藥。

毋通亂聽信偏方!

起清膜的時,一定會有親戚朋友熱心提供撇步,像啥物擦醋、擦鹽、擦蒜頭…等等,這些偏方,千萬毋通隨便試!因為每個人的皮膚狀況不同,偏方的效果嘛因人而異,有的偏方可能會刺激皮膚,加重發炎反應,甚至引起感染。

網路上的資訊嘛是,要小心求證,毋通隨便相信。有的網站會推薦一些「天然療法」,但是這些療法的效果,往往沒有經過科學驗證,而且安全性也無法保證。

顧好身體,預防勝於治療!

雖然蕁麻疹的原因真濟,有時侯根本無法預防,但是顧好身體,增強免疫力,總是對身體有幫助。

  • 規律作息: 毋通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 均衡飲食: 盡量食天然的食物,少食加工食品。
  • 適度運動: 運動可以增強免疫力,但是毋通運動過度。
  • 放鬆心情: 壓力大、情緒緊張,也會影響免疫系統,要學會放鬆心情。
  • 避開過敏原: 如果你知道你對啥物東西過敏,就盡量避開。

總之,起清膜毋是啥物見笑代,緊去看醫生,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醫生會針對你的狀況,開立適合你的藥物,也會提供你一些生活上的建議,幫助你擺脫蕁麻疹的困擾。記住, 「愛找醫生才是上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