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怎麼判斷?

0 瀏覽次數

病毒性腸胃炎初期常以劇烈嘔吐、腹瀉為首發症狀,可能伴隨頭痛、發燒及肌肉痠痛。病程長短不一,通常在一至十天內自行痊癒,但嚴重程度則依病毒種類及個人體質而異。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如何判斷腸胃炎?

腸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通常是由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所引起。確診腸胃炎的方式有許多,包括:

症狀

常見的腸胃炎症狀包括:

  • 噁心
  • 嘔吐
  • 腹瀉
  • 腹痛
  • 發燒
  • 肌肉痠痛
  • 頭痛

病程

腸胃炎的病程長短依致病原因而異:

  • 病毒性腸胃炎:通常在 1 至 10 天內自行痊癒。
  • 細菌性腸胃炎:通常需要服藥治療 1 至 2 週。
  • 寄生蟲感染:通常需要持續服藥數週或數月。

嚴重程度

腸胃炎的嚴重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 輕微:症狀較輕微,通常在家中休息即可。
  • 中度:症狀較為嚴重,可能需要門診就醫。
  • 重度:症狀嚴重,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診斷

確診腸胃炎的方式包括:

  • 病史詢問:醫師會詢問患者的症狀、病程和可能的接觸史。
  • 身體檢查:醫師會檢查患者的腹痛部位、是否有腹脹或壓痛。
  • 糞便檢查:醫師可能會要求患者提供糞便樣本,以檢測細菌、病毒或寄生蟲。
  • 血液檢查: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進行血液檢查,以檢測白血球數目或電解質平衡。

如果患者出現以下症狀,應立即就醫:

  • 持續高燒不退
  • 腹痛劇烈,無法忍受
  • 嚴重嘔吐或腹瀉,導致脫水
  • 糞便中有血或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