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生需要工作證嗎?

5 瀏覽次數

僑生來台就學,若需打工,可申請工作許可,每周最多工作 20 小時,寒暑假不受限。雇主仍需依勞基法規定。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在寶島台灣求學,是許多僑生夢寐以求的機會。然而,除了課業壓力之外,許多僑生也需要兼職打工,以減輕經濟負擔,或是累積寶貴的工作經驗。那麼,僑生在台灣打工,需要申請工作證嗎?答案是:需要。

雖然許多人習慣將「工作證」和「居留證」混為一談,但它們是截然不同的文件。僑生入境台灣後,會取得學生簽證及居留證,這代表你擁有在台灣合法居留的資格,但並非打工的許可。想要在台灣合法打工,僑生必須另外申請「工作許可」。 這份工作許可,如同在台灣合法工作的通行證,保障你的權益,也讓雇主能安心聘用你。

根據現行規定,取得工作許可的僑生,每周最多可工作20小時。這項規定旨在平衡學業與工作,避免因為打工而影響課業進度,讓僑生能專注於學習,充實自我。而令人振奮的是,在寒暑假期間,這個時數限制則會放寬,讓僑生可以更彈性地安排工作時間,賺取更多生活費用,或是累積更豐富的實務經驗。

然而,即使寒暑假時數限制放寬,雇主仍需嚴格遵守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這包括但不限於:最低工資、工時、加班費、勞健保等。僑生在選擇工作時,務必仔細確認雇主是否符合法規,保障自身的權益。切勿因急於賺錢而忽略自身權益,或接受任何違法的工作安排。 如果遇到勞動權益受損的情況,記得尋求相關單位協助,例如:勞動部、學校國際事務處等。

總而言之,僑生在台打工並非完全自由,需要申請「工作許可」才能合法工作,且必須遵守相關法規。 擁有合法的工作許可,不僅能保障自身權益,也能讓你在台灣學習生活更安心、更順利。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僑生們更了解在台打工的相關規定,並在台灣的求學旅程中,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