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退休領多少?

2 瀏覽次數

公立教師退休金計算,以平均薪資乘以2為基數。年資前35年,每年可得基數的2%,超過35年後則每年增加1%。若教師25歲入職,65歲半退休,平均薪資五萬,則基數為十萬。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教師退休,我的黃金歲月:退休金規劃與實際領取

「老師,退休後您打算做什麼?」這個問題,大概是我在教學生涯中被問到最多的。 學生們充滿好奇的眼神,總讓我感受到他們對未來,對退休生活的憧憬,也讓我開始認真思考自己退休後的樣貌。 然而,退休生活的美好想像,總是與一個關鍵因素緊密相連:退休金。 究竟,一位公立教師退休後,能領到多少退休金呢?這篇就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議題,為即將退休或正在規劃退休生活的教師們,提供一些參考。

坊間流傳著許多關於教師退休金的說法,多半簡化為「平均薪資乘以2,再乘以年資百分比」的公式。這公式並非完全錯誤,但卻忽略許多重要的細節,容易造成誤解。事實上,公立教師退休金的計算,遠比想像中複雜。

文中提及的「以平均薪資乘以2為基數」這句話,指的是退休金計算的基礎金額,而非直接等於每月領到的退休金。這個基數的計算,會考慮到教師過去幾年的平均薪資,並且會根據相關法規調整。 而「年資前35年,每年可得基數的2%,超過35年後則每年增加1%」則是退休給付比例的算法。 這表示,你的年資越長,退休金的給付比例越高,但增長幅度會在35年後遞減。

讓我們以文中提供的例子進一步說明:一位25歲入職、65歲半退休的教師,平均薪資五萬元,基數為十萬元。她的教齡為40年半。前35年的年資,每年可獲得十萬元的2%,也就是2000元;超過35年的5年半,每年可獲得十萬元的1%,也就是1000元。 因此,她的每月退休金約為 (35年2000元 + 5.5年1000元) = 75500元 / 12個月 ≈ 6291.67元。 但這只是一個非常簡化的計算,實際金額會因為許多因素而有所差異。

這些影響因素包括:

  • 平均薪資的計算方法: 實際計算會考量最近幾年的薪資,並非單純取一個平均值。
  • 公保給付: 退休金計算中包含了公保給付的部分,這部分的金額會依據個人的繳納情況而有所不同。
  • 其他福利: 例如年終獎金、慰問金等,也會影響到整體的退休生活收入。
  • 法規調整: 退休金計算的相關法規會定期調整,因此實際金額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動。

因此,單純依靠簡化的公式估算退休金,難免會有偏差。 建議即將退休的教師們,應積極向學校人事單位或相關機構諮詢,取得最準確的個人退休金計算資料,才能更妥善地規劃退休生活。 退休生活不只是金錢的數字,更是人生下一個階段的開始,需要更周全的規劃,包含健康管理、興趣培養、人際關係維繫等等,才能真正享受這段「黃金歲月」。 別讓數字蒙蔽了你的雙眼,主動了解,才能安享退休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