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緩起訴要吊扣駕照嗎?

5 瀏覽次數

酒駕被緩起訴是否需要吊銷駕照?法界解讀不一,有人認為緩起訴即不起訴,免罰金、吊銷駕照,但也有法官認為緩起訴附帶實質刑罰,實施一事不二罰原則,仍應吊扣駕照。目前實務上,多數法官採後者見解。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酒駕緩起訴,駕照會被吊扣嗎?一場法律灰色地帶的探討

酒駕,這三個字,彷彿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陰影,輕則罰款、吊扣駕照,重則入獄,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而「緩起訴」這個法律名詞,更讓許多酒駕案件蒙上一層迷霧,尤其關於駕照的處理,更是讓許多人感到困惑:酒駕被緩起訴,駕照到底會不會被吊扣?

根據台灣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酒駕行為明確規定應受罰。然而,緩起訴制度的實施,為此增添了一層複雜性。緩起訴,指的是檢察官基於犯罪情節輕微、被告具悔意等因素,暫時不提起公訴,並附帶一些條件,例如:參加法治教育、繳交保證金、社會服務等。 看似「不追究」的緩起訴,卻在駕照的處理上,產生了法界解讀上的歧異。

一部分人士認為,緩起訴等同於「不起訴」,既然沒有被判處刑罰,自然也不需要吊銷或吊扣駕照,應享有免罰金、免吊照的權利。他們的論點是基於「一事不二罰」的原則,認為已經受到緩起訴處分,就已經承受了法律的制裁,再吊扣駕照,便是重複處罰。

然而,另一派見解則認為,緩起訴雖不提起公訴,但附帶的條件,例如強制參加酒駕教育課程,本身就具有實質上的刑罰效果。因此,基於維護道路交通安全、嚇阻酒駕行為的公共利益,即便緩起訴,仍應吊扣駕照。他們強調,緩起訴並非代表行為完全合法,而只是給予被告改過自新的機會,吊扣駕照是必要的附隨處分,以避免再次發生酒駕事件。

目前實務上,大多數法官傾向採後者見解,也就是即使案件獲得緩起訴處分,駕照仍會被吊扣。這主要基於以下幾個考量:

  • 公共安全優先: 酒駕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吊扣駕照是防止再次酒駕、保障社會安全的必要措施。
  • 嚇阻效果: 即使獲得緩起訴,駕照吊扣的處分也能夠對酒駕者產生一定的嚇阻作用,減少酒駕事件的發生。
  • 緩起訴並非免責: 緩起訴只是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並不代表免除所有法律責任。吊扣駕照是對酒駕行為的後續處置,而非重複處罰。

然而,具體的吊扣期間、條件等,仍會根據個案的實際情況,由法院或監理機關決定。 因此,酒駕被緩起訴,駕照是否被吊扣,並非一個簡單的「是」或「否」可以回答。 建議民眾務必尋求專業法律人士的協助,釐清自身權益,並積極配合相關規定,才能在法律框架下,獲得最妥善的處理。

總而言之,雖然法界對此仍有不同見解,但目前實務運作傾向於即使緩起訴,仍會吊扣駕照。 這也再次提醒每一位駕駛人,飲酒後絕對不要開車,切勿以身試法,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珍惜生命,從遵守交通規則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