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名「藍領外籍移工」最長可聘用幾年?

3 瀏覽次數

根據台灣就業服務法規,藍領外籍移工如製造業勞工或家庭幫傭,初次許可為三年。期滿可申請展延,但在台工作總年限不得超過十二年。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超越「十二年」迷思:藍領外籍移工在台聘用的真實年限與關鍵考量

在台灣,藍領外籍移工扮演著支撐經濟與社會的重要角色,從工廠生產線到家庭照護,他們的身影無所不在。然而,對於雇主及移工而言,最關心的莫過於聘僱期限的相關規定。坊間普遍認知是「最長十二年」,但實際上,這僅僅是個基本門檻,背後牽涉著更為複雜的法規細節與實務操作。

確實,根據台灣的就業服務法規,藍領外籍移工,例如製造業勞工或家庭幫傭,首次聘僱許可的期限為三年。期滿後,雇主可以申請展延,每次展延的期限也通常是三年。在過去,總工作年限的確被限制在十二年。

然而,自2022年5月起,勞動部修正了相關法規,開啟了「特定製程及特殊時程」的例外條款,讓部分符合條件的產業雇主,可以為表現優良、技術純熟的外籍移工,申請 「無限期」 的續聘。這意味著,只要移工符合特定條件,並且雇主願意持續聘用,他們在台灣工作的時間,理論上是可以超過十二年的。

哪些產業與條件符合「無限期」續聘的資格?

要享有這項優惠,雇主所屬的產業必須屬於勞動部公告的特定製程,例如金屬、機械、塑膠等傳統製造業。此外,還需要符合下列條件:

  • 優良表現: 外籍移工在工作期間表現優良,沒有重大違規紀錄。
  • 技術純熟: 外籍移工具備一定的工作技能與經驗,對公司營運有所貢獻。
  • 雇主需求: 雇主有長期聘僱的需求,並且願意提供優於一般勞工的待遇與福利。

「十二年」的限制依然存在,但並非絕對

即便有了「無限期」續聘的選項,我們也不能忽略「十二年」這個基本限制仍然存在。對於不符合特定製程及特殊時程規定的產業,或者外籍移工本身未能達到續聘的標準,他們在台灣的工作年限,依舊受到十二年的限制。

除了年限,更應關注移工的權益保障

討論聘僱年限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外籍移工的權益保障。確保他們享有合理的薪資、工時、休假,以及安全的工作環境,才是建立一個友善、公平的勞動環境的基石。雇主應主動了解相關法規,並確實遵守,避免觸法。

總結

藍領外籍移工在台灣的聘僱年限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法規的修正,部分產業的優秀移工,有機會突破「十二年」的限制,長期在台灣貢獻所長。然而,無論聘僱年限如何,保障移工的權益、創造友善的工作環境,才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了解相關法規,才能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為台灣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展現台灣的友善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