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需要交稅嗎?

5 瀏覽次數

在台外勞依居留天數及薪資計算應繳所得稅。月薪未達基本工資1.5倍(約37,875元)者,稅率為6%。居留未滿183天者,稅額另有計算方式。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外勞在台繳稅,你了解多少?

台灣經濟蓬勃發展,背後仰賴著許多外籍勞工的辛勤付出。然而,關於外籍勞工是否需要繳稅,許多人仍存在著疑問。事實上,在台外勞同樣需要依法繳納所得稅,只是計算方式與本國籍勞工略有不同,也常因資訊不足而產生誤解。本文將釐清相關疑慮,讓大家更了解外勞的納稅義務。

普遍的認知誤區是:外勞的薪資低,所以不用繳稅。這是不正確的。在台灣合法工作的每位外籍勞工,無論國籍、行業,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都必須依法申報並繳納所得稅。

關鍵在於「居留天數」和「薪資金額」。根據現行規定,外籍勞工的所得稅計算方式與本國籍勞工大致相同,主要依據其在台灣的居留天數和每月薪資所得來計算。

月薪與稅率的關係: 若外籍勞工每月薪資未超過基本工資的1.5倍(以112年為例,約為新台幣37,875元),則採單一稅率6%計算。 這代表即使月薪較低,仍然需要繳納所得稅,只是稅額相對較少。 然而,若月薪超過此門檻,則需依據綜合所得稅的累進稅率計算,稅額將會更高。

居留天數的影響: 居留天數也攸關稅額計算。如果外籍勞工在台灣的居留天數未滿183天,則稅額計算方式將有所不同,通常會以實際在台工作天數比例來計算應繳稅額。 這意味著,短期居留的外勞,其應繳稅額會相對減少。

資訊落差與實際執行: 儘管法律規定明確,但實際執行過程中,仍存在資訊落差。許多外籍勞工可能因語言障礙、文化差異或缺乏相關資訊,導致未能正確申報或繳納所得稅。 雇主在這方面也負有重要的責任,應協助外籍勞工了解其納稅義務,並提供必要的協助,例如協助填寫稅單等。

政府的輔導與協助: 政府相關單位也積極提供外籍勞工相關的稅務資訊與輔導,透過多元管道,例如提供多國語言的稅務手冊、舉辦說明會等,希望能降低資訊落差,保障外籍勞工的權益,同時也確保稅收的公平性。

總而言之,外籍勞工在台工作,同樣負有繳納所得稅的義務。 了解相關規定,並積極尋求協助,才能保障自身的權益,並在台灣社會中扮演更積極、更正面的角色。 這不僅是外勞自身的責任,也是雇主和政府共同的責任,需透過完善的制度和資訊透明化,才能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友善的外籍勞工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