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在台灣要繳稅嗎?

5 瀏覽次數

在台外勞依居留天數而定稅務義務:未滿183天,僅就台灣來源所得扣繳稅款;滿183天則依台灣居民身分課稅,稅負計算方式不同。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在台灣,外籍勞工是否需要繳稅,是一個常見卻又容易混淆的問題。答案並非簡單的「是」或「否」,而是取決於他們在台灣的居留天數。這個關鍵的數字是183天,它劃分了兩種不同的稅務身份和對應的繳稅義務。

想像一下,台灣的稅法就像一扇有著不同入口的大門。對於那些停留未滿183天的外籍勞工來說,他們像是短暫的訪客,只需要通過「非居民」的入口,繳納一部分在台灣賺取的所得稅,也就是所謂的「扣繳稅款」。這種方式相對簡便,雇主會直接從他們的薪資中扣除應繳的稅款,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簡單快速的稅務通道。他們不需要申報全年所得,也不用擔心繁瑣的稅務程序,只需專注於眼前的工作。

然而,對於在台灣停留超過183天的外籍勞工來說,情況就有所不同了。他們如同在台灣建立了較穩定的連結,被視為「居民」,需要通過另一個入口,承擔與台灣本地居民相同的稅務責任。這意味著他們需要申報全球所得,包括在台灣境內外的所有收入。雖然這聽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如同進入一個更寬敞的大廳,他們也能享受到一些居民才有的稅務優惠,例如:列舉扣除額、特定所得的免稅額等等。稅負的計算也更加全面,考慮到個人的整體經濟狀況,使其更具公平性。

舉例來說,一位印尼籍看護工阿妮,如果在一年內只來台灣工作了6個月,那麼她只需就這6個月在台灣賺取的薪資繳納扣繳稅款。而另一位越南籍廠工阿勇,如果在台灣工作已滿一年,他就需要申報包含家鄉越南的匯款在內的全球所得,並依法繳納所得稅。

值得注意的是,183天的計算並非單純的累加,而是需要參考「課稅年度」的概念。也就是說,判斷是否超過183天,是以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個週期來計算的。

此外,稅法也並非一成不變,相關規定可能會隨著時間而調整。因此,建議外籍勞工朋友們可以主動諮詢相關單位,例如:國稅局、勞工局等,或是尋求專業的稅務顧問協助,以確保自身權益,並正確履行納稅義務。 如此,才能在台灣安心工作,享受生活,同時也為台灣的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