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執行會扣多少錢?

8 瀏覽次數

強制執行扣薪最多僅限薪資的三分之一,但法律保障債務人最低生活費的1.2倍,避免生活陷入困境,有效平衡債權債務雙方權益。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強制執行扣薪,到底會扣多少錢?這可能是許多面臨債務問題的人最迫切想知道的答案。答案並非簡單的數字,而是牽涉到法律保障的「最低生活費」及「薪資三分之一」的限制,兩者間的巧妙平衡。

一般來說,法院強制執行扣薪的金額,最多只會扣除債務人薪資的三分之一。這項規定是為了避免債務人因債務追償而陷入絕境,保障其基本生活所需。然而,這並非絕對的「三分之一」。法律更進一步考量到債務人的實際生活狀況,保障其最低生活費的1.2倍。

什麼是「最低生活費」呢?它並非一個固定的數字,而是根據債務人的家庭成員數、居住地區生活水準等因素而有所差異。法院在執行扣押薪資時,會考量這些因素,計算出債務人的最低生活費,並確保扣除薪資後的剩餘金額至少能滿足最低生活費的1.2倍。

舉例來說,假設一位單身債務人在台北市的最低生活費經法院認定為每月2萬元,那麼,即使其薪資為每月6萬元,強制執行扣薪的金額也不會超過 (6萬元 x 1/3) = 2萬元。 但若其最低生活費經法院認定為3萬元,即便薪資為6萬元,扣款後仍需保留3萬元x1.2倍=3.6萬元,因此實際扣款金額將低於2萬元。

這項制度的設計,展現了法律在債權債務雙方權益間取得平衡的用心。一方面保障債權人的權益,使其得以追回部分債款;另一方面也考量到債務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避免因債務追償而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例如家庭破碎、生活無著等等。

然而,實際執行中,仍可能因個案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扣款金額。建議面臨強制執行扣薪的債務人,積極與債權人協商,尋求妥善解決債務問題的方案,例如債務協商或更生程序,盡可能避免因強制執行造成生活上的重大困境。 切勿逃避問題,應積極主動面對,尋求專業法律人士的協助,才能有效保障自身權益。 此外,準確的最低生活費認定也攸關扣薪金額,因此在執行程序中,如有疑慮應積極向法院提出說明。 理解法律規範的細節,才能在面臨債務問題時做出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