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災害由誰判定?

5 瀏覽次數

職業災害認定,需由勞保局或專業職業病醫師依中央主管機關制定的審查準則判斷,而非單憑雇主或勞工一方說法。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職業災害,誰來判定?釐清迷思,保障勞工權益

職場意外,往往讓人措手不及。然而,當不幸發生職業災害時,究竟由誰來判定事件是否符合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許多勞工朋友抱持著疑惑,甚至因此權益受損。 釐清認定流程,才能有效保障自身權益。

坊間流傳許多關於職業災害認定方式的說法,有些認為只要勞工自稱是工作中受傷就成立,有些則認為雇主否認就無法申請。這些想法都過於簡化,並非事實全貌。 職業災害的認定,並非單憑雇主或勞工單方面說詞就能決定,而是需要經過嚴謹的審查程序。

根據勞工保險條例及相關規定,職業災害的判定主要仰賴兩個關鍵角色:勞工保險局 (勞保局)專業職業病醫師。他們會依據中央主管機關 (通常是勞動部) 制定的審查準則進行判斷。

這套審查準則並非憑空捏造,而是參考了大量的醫學、工安等專業知識,針對不同類型的職業災害制定明確的標準。它考量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傷病的性質,以及與工作之間的因果關係。

舉例來說,一位清潔工在工作中不慎滑倒骨折,這是否構成職業災害,並非單純看清潔工的陳述,或雇主是否承認。勞保局會調查現場環境、清潔工的工作內容、有無安全防護措施等,再由專業職業病醫師根據醫學證據判斷傷勢與工作之間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的因果關係。 若能證明傷病與工作有明確關聯性,且符合相關規定,才能認定為職業災害。

因此,若不幸發生職業災害,勞工應積極蒐集相關證據,例如:目擊證人證詞、醫療診斷證明、工作日誌、現場照片等。 同時,應主動向勞保局申請職業災害補償,並積極配合相關調查。 切勿輕信謠言或單方面臆測,應透過正當管道,尋求專業協助,保障自身權益。

總而言之,職業災害的判定是一個專業且嚴謹的過程,而非單純的指控或否認。 勞工朋友應了解相關規定,積極維護自身權利,才能在遭遇職業災害時獲得應有的保障。 若對認定結果有疑義,也可尋求勞工團體或法律專業人士的協助,爭取合理的權益。 唯有透過正確的程序和充分的證據,才能讓職業災害的認定更公正透明,進而提升整體職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