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遣一個人也要通報嗎?

2 瀏覽次數

在台灣,資遣員工須於十日前通報主管機關及就服機構,包含員工個資、職務、資遣原因等資訊,以保障勞工權益並促進就業。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資遣通報程序:保障勞工權益必知

在台灣,雇主資遣員工時,除了需依法給付資遣費外,還必須依規定於十日前通報主管機關及就業服務機構。此舉旨在保障勞工權益,促使就業服務機構及時介入協助勞工。

通報資訊

資遣通報時,雇主應提供以下資訊:

  • 員工個人資料(姓名、身分證字號)
  • 員工職務
  • 資遣原因
  • 資遣生效日期

通報對象

資遣通報需分送以下單位:

  • 主管機關:勞工主管機關,如勞動部或地方勞動局
  • 就業服務機構:由主管機關指定的公私立就業服務機構

通報時機

資遣通報應於資遣生效日十日前完成。逾期通報者,雇主將受到罰則處分。

通報方式

可透過以下方式通報:

  • 臨櫃通報:親自前往主管機關或就業服務機構
  • 網路通報:透過主管機關或就業服務機構提供的線上申報系統

保障勞工權益

資遣通報機制有助於保障勞工權益,包括:

  • 讓勞工有充分時間尋找新工作
  • 就業服務機構能及早提供就業協助
  • 政府部門可掌握失業情況,制定相關政策因應

注意事項

  • 資遣通報僅適用於正式員工,不適用於約聘約僱人員。
  • 雇主應妥善保管資遣通報相關文件,以備查驗。
  • 違反資遣通報規定者,將處以新臺幣 6,000 元以上 30,000 元以下罰鍰。

遵守資遣通報程序,不僅是法令規定的義務,更能保障勞工權益,促使就業服務機構及政府部門發揮協助職能,幫助勞工順利度過失業轉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