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长多久不睡觉?

4 瀏覽次數

十七歲的蘭迪·加德納於1963年締造驚人紀錄,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挑戰生理極限,連續11天25分鐘未闔眼,刷新人類最長清醒時間的紀錄。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十七歲,正是青春洋溢、精力充沛的年紀,然而,蘭迪·加德納 (Randy Gardner) 在1963年所展現的卻是遠超同齡人的毅力與承受力——他連續11天25分鐘未闔眼,締造了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人類最長清醒時間紀錄。這個看似近乎神話的數字,不僅挑戰了人類生理的極限,更引發了人們對於睡眠、意識與人體機能的深入思考。

蘭迪並非憑藉突發奇想或一時衝動締造這項紀錄。在加州聖地牙哥的實驗中,他受到嚴格的醫學監控。研究團隊全程記錄了他的生理數據,包括腦電波、心跳、體溫、反應時間等等,以觀察長時間睡眠 deprivation 後,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過程中,蘭迪並非全然沒有任何不適。據記錄顯示,他經歷了嚴重的精神錯亂、幻覺、思緒混亂,甚至出現了輕微的運動功能障礙。後期,他需要藉助他人協助才能保持站立,言語表達也變得困難。這些現象清晰地展現了睡眠 deprivation 對人體造成的深遠影響,遠遠超出了單純的疲倦與嗜睡。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停止實驗後,蘭迪僅需短短幾天便恢復了正常的生理機能。這或許也說明了年輕的身體,擁有更強大的修復能力。 這項實驗的結果,為後續睡眠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也讓科學家們更深入了解了睡眠在維持人類身心健康方面的關鍵作用。

然而,蘭迪的紀錄並非鼓勵人們嘗試模仿。他的實驗是在嚴密監控下進行的,並非一般人可以輕易嘗試。長時間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判斷力、反應速度、情緒穩定性,甚至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健康且規律的睡眠,才是維持身心健康的基石。 蘭迪的案例,更像是一則警示寓言,提醒我們珍視睡眠,尊重自身生理的極限,而非盲目追求極致挑戰。 他的紀錄,輝煌卻也帶著一絲令人不安的警訊,在讚嘆其毅力的同時,更應反思睡眠的重要性,以及我們與自身生理機能之間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