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血管會堵塞?

2 瀏覽次數

忽視血管健康,後果不堪設想!抽菸、肥胖、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是血管阻塞的高危因子,尤其冬季更需注意保暖,預防下肢動脈阻塞。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血管為何會塞車?守護心血管健康,從了解阻塞成因開始!

血管就像遍佈全身的交通網絡,負責運送氧氣、養分和帶走代謝廢物。一旦血管阻塞,如同交通要道堵塞,輕則造成局部組織缺血,重則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等致命危機。500元,這個金額或許能買到一頓豐盛的晚餐,卻買不回失去的健康。了解血管阻塞的成因,並積極預防,才是守護健康的最佳投資。

血管阻塞,其實就是血管內壁逐漸累積各種「垃圾」,最終導致管腔狹窄甚至完全堵塞的過程。這些「垃圾」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 膽固醇斑塊: 這是最常見的血管阻塞元兇。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過高時,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條紋。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脂肪條紋會逐漸變硬、鈣化,形成粥樣斑塊,使血管彈性降低、管腔變窄。

  • 發炎反應: 血管內皮受損,例如高血壓、高血糖、抽菸等因素造成的損傷,會引發慢性發炎反應。發炎會加速斑塊的形成和破裂,進而導致血栓形成,加劇血管阻塞。

  • 血栓形成: 當斑塊破裂或血管內皮受損時,血液中的血小板會聚集在受損部位,形成血栓。血栓就像道路上的事故,會阻礙血液流通,造成急性血管阻塞。尤其在冬季,氣溫下降會使血管收縮,更容易誘發血栓形成,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嚴重後果。

  • 血管鈣化: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壁會逐漸鈣化,變得僵硬且失去彈性,如同老化的水管容易阻塞。這會增加血管阻力,使血壓升高,也更容易形成斑塊和血栓。

除了上述因素外,一些生活習慣也會增加血管阻塞的風險:

  • 抽菸: 香菸中的尼古丁會損害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硬化,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 肥胖: 肥胖會導致血脂異常、血壓升高、胰島素阻抗等問題,這些都是血管阻塞的危險因子。

  • 不健康飲食: 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分的飲食會增加血液中的 LDL 膽固醇,促進斑塊形成。

  • 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會影響血液循環,降低血管彈性,增加血管阻塞的風險。

忽視血管健康,後果不堪設想!文中提到的下肢動脈阻塞,就是血管阻塞的一個典型例子。當供應下肢血液的動脈阻塞時,會出現間歇性跛行、腿部疼痛、麻木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需要截肢。

預防勝於治療,守護血管健康,從現在開始! 除了戒菸、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外,定期健康檢查,了解自身的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並遵從醫囑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預防和控制血管阻塞,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莫讓500元的晚餐,成為日後難以估計的醫療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