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甜食身體缺乏什麼?

4 瀏覽次數

嗜甜如命小心甲狀腺!耶魯大學研究顯示,突然暴食甜食,伴隨疲倦、記憶力衰退等症狀,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不足的警訊,應盡速就醫檢查。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甜食控注意!想吃甜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許多人抵擋不了甜點的誘惑,一口蛋糕、一塊餅乾,瞬間滿足味蕾。但總是忍不住想吃甜食,真的只是單純的嘴饞嗎?其實,這可能隱藏著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 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飲食習慣不僅影響身材,更直接反映身體健康狀況。 嗜甜如命,背後原因可能並非你想像的那麼單純。

一般來說,我們渴望甜食,大腦會將其解讀為快速獲得能量的方式。 然而,頻繁且過量的甜食攝取,除了導致肥胖、糖尿病等常見問題外,也可能暗示著某些潛在的健康問題。

文章開頭提到耶魯大學的研究,確實指出突然暴食甜食,同時伴隨疲倦、記憶力衰退等症狀,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不足的警訊。 甲狀腺負責調節新陳代謝,功能不足時,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能量,導致疲憊感增加,甚至影響腦部功能,造成記憶力衰退。 此時,身體可能會渴望攝取高熱量的食物,例如甜食,試圖快速補充能量,以彌補代謝不足的缺口。 這並非因為身體缺乏糖分,而是身體運作出了問題,需要透過補充熱量來暫時緩解不適。

然而,甲狀腺功能不足只是其中一種可能性。 其他潛在原因也值得我們重視:

  • 鎂缺乏: 鎂參與許多身體機能,包括血糖控制和能量代謝。 缺乏鎂可能導致血糖不穩,進而引發對甜食的渴望。
  • 鉻缺乏: 鉻有助於胰島素的正常作用,幫助將血糖轉化為能量。 鉻缺乏可能導致血糖波動,進而增加對甜食的依賴。
  • 血清素不足: 血清素是一種影響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它能帶來愉悅感。 甜食中的糖分能短期刺激血清素分泌,讓人感到快樂,但這只是一種短暫的安慰,反而可能加劇血清素不足的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 壓力過大: 壓力會影響荷爾蒙分泌,進而影響食慾。 有些人會在壓力下尋求甜食的安慰,以舒緩壓力帶來的焦慮和負面情緒。

總而言之,頻繁且難以克制的甜食慾望,可能只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提示你可能存在某些營養缺乏或健康問題。 如果發現自己突然暴食甜食,且伴隨其他不適症狀,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而非單純依靠節制甜食來解決問題。 健康的飲食習慣及規律的運動,才是維持身體健康長久的關鍵。切勿輕忽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時就醫才能避免小問題演變成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