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材料可分為幾類?

5 瀏覽次數

半導體材料依構成元素區分,涵蓋元素半導體(如矽、鍺),以及化合物半導體,包含四-四族(SiC)、三-五族(GaAs、GaN)和二-六族(ZnO、ZnSe)等,應用多元廣泛。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半導體材料的多元宇宙:從矽晶到氮化鎵的無限可能

半導體,這個現代科技文明的基石,其材料種類繁多,特性各異,構成了令人驚嘆的多元宇宙。要理解這個宇宙,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分類方法,就是依據構成元素的種類與比例。以下將從這個角度,深入探索半導體材料的分類與應用。

一、元素半導體:矽與鍺的歷史傳承

顧名思義,元素半導體是由單一元素構成的半導體材料。其中,最廣為人知也最為重要的就是 矽 (Si)。矽在地殼中含量豐富,價格相對低廉,且其氧化物 (二氧化矽) 具有良好的絕緣特性,易於製成高品質的界面,使得矽成為積體電路中最常用的材料。從電腦、手機到各式電子產品,矽晶片無處不在,默默地支撐著我們的數位生活。

另一種常見的元素半導體是 鍺 (Ge)。鍺在早期半導體產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由於鍺在較高溫度下的性能表現不如矽,且成本較高,因此逐漸被矽所取代。目前,鍺主要應用於特殊用途的二極體、紅外線感測器等領域。

二、化合物半導體:超越矽的無限潛能

相較於元素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化合而成。它們的多樣性為半導體應用開闢了更廣闊的領域。我們可以根據元素週期表的分族,將其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 四-四族半導體: 這類半導體是由元素週期表中第四族的元素組合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碳化矽 (SiC)。碳化矽具有高耐壓、高頻率、高溫工作能力等優異特性,特別適用於高功率、高頻率的應用,例如電動車逆變器、高壓功率元件等。它正在逐漸改變電力電子領域的遊戲規則。

  • 三-五族半導體: 這類半導體由元素週期表中第三族 (如鎵、銦) 與第五族 (如砷、磷、氮) 的元素組合而成。這類化合物半導體種類繁多,各具特色。例如:

    • 砷化鎵 (GaAs): 砷化鎵具有高電子遷移率,適用於高頻元件、微波通訊等領域。
    • 氮化鎵 (GaN): 近年來,氮化鎵因其更高的耐壓、更高的切換速度、以及更佳的熱傳導特性而備受關注。它被廣泛應用於高功率充電器、電動車充電樁、以及5G通訊基站等領域,被視為下一代功率半導體的核心材料之一。
    • 磷化銦 (InP): 磷化銦在光纖通訊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可用於製造雷射二極體、光電探測器等關鍵元件。
  • 二-六族半導體: 這類半導體由元素週期表中第二族 (如鋅、鎘) 與第六族 (如氧、硫、硒) 的元素組合而成。例如:

    • 氧化鋅 (ZnO): 氧化鋅具有良好的光學特性,可用於製造透明導電薄膜、紫外光發光二極體等。
    • 硒化鋅 (ZnSe): 硒化鋅在藍光雷射二極體、紅外線偵測器等領域具有應用。

總結:

半導體材料的分類不僅僅是化學元素上的區分,更反映了它們在不同應用領域的獨特價值。從矽晶片的廣泛應用,到碳化矽和氮化鎵在高功率電子領域的崛起,再到各種化合物半導體在特定領域的精準應用,每一種材料都承載著科技進步的希望。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半導體材料的多元宇宙將會不斷擴張,孕育出更多創新的應用,持續推動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