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要去哪裡看?

7 瀏覽次數

尋求運動傷害治療時,可選擇骨科或復健科。挑選診所時,應留意是否備有專業設備,例如 X 光機可評估骨骼問題,超音波機則有助醫師診斷軟組織損傷狀況。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運動傷害莫慌張,選對科別很重要!骨科?復健科?還是先冰敷?

熱愛運動是好事,但難免會遇到運動傷害。這時候,最讓人頭痛的就是:「我到底該去看哪一科?」別擔心,這篇文章將為你解析運動傷害的就醫選擇,讓你不再徬徨。

運動傷害,骨科還是復健科?傻傻分不清楚?

一般來說,運動傷害主要會影響到骨骼、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針對這些問題,骨科和復健科各有其專長:

  • 骨科: 骨科醫師主要處理的是骨骼、關節及相關韌帶的結構性問題。如果你的運動傷害涉及骨折、脫臼、嚴重的韌帶斷裂、關節軟骨損傷等,建議優先考慮骨科。骨科醫師可能會使用手術或其他侵入性治療來解決結構上的問題。

  • 復健科: 復健科醫師的重點在於功能的恢復,他們擅長處理肌肉、韌帶、神經等軟組織的損傷,以及關節活動度受限、運動功能障礙等問題。如果你遇到肌肉拉傷、肌腱炎、關節扭傷、運動後的痠痛等,復健科會是你的好選擇。復健科醫師會透過物理治療、運動治療、徒手治療等方式,幫助你恢復功能,並教導你如何預防再次受傷。

如何判斷該看哪一科?簡單判斷原則!

以下提供一些簡單的判斷原則,可以幫助你初步決定該看哪一科:

  • 疼痛劇烈、無法承重、明顯變形: 考慮骨折或脫臼,優先看骨科。
  • 關節活動受限、腫脹嚴重: 可能是韌帶或軟骨損傷,可先看骨科評估結構問題,再轉介復健科進行後續治療。
  • 輕微疼痛、肌肉痠痛、關節活動尚可: 優先看復健科,透過物理治療、運動治療來改善症狀。
  • 運動後慢性疼痛: 如果是長期累積造成的慢性疼痛,建議看復健科,找出問題根源並進行調整。

選診所,硬體設備很重要!

無論選擇骨科還是復健科,選擇診所時,除了醫師的專業經驗外,診所的硬體設備也很重要。

  • X光機: 能夠快速檢測骨骼是否有骨折、脫臼等問題,是骨科診所的基本配備。
  • 超音波機: 可以即時觀察軟組織(肌肉、韌帶、肌腱)的狀況,幫助醫師診斷拉傷、發炎等問題,在復健科和骨科診所都很常見。
  • 其他復健設備: 復健科診所應具備電療、熱敷、運動治療等相關設備,才能提供完整的復健療程。

緊急處置:RICE 原則要牢記!

在就醫之前,記得先遵循 RICE 原則進行緊急處置,減輕疼痛和腫脹:

  • R (Rest): 休息,停止運動,避免對受傷部位造成更大的壓力。
  • I (Ice): 冰敷,每次冰敷 15-20 分鐘,一天 3-4 次,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
  • C (Compression): 加壓,使用彈性繃帶包紮受傷部位,但不要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 E (Elevation): 抬高,將受傷部位抬高於心臟,有助於減輕腫脹。

總結:

運動傷害的處理需要耐心和專業知識。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找出問題根源,並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才能早日擺脫疼痛,重返運動場!記住,預防勝於治療,運動前暖身、運動後伸展,都是預防運動傷害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