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健保一定要依附子女嗎?

9 瀏覽次數

退休後健保不一定要依附子女,但目前健保法規規定,退休者仍應以眷屬身分依附子女投保。許多長者希望獨立自主,自行負擔健保費,但這涉及法規修改,需要更多評估與研議。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退休後,健保依附子女,似乎成了台灣社會的常態,許多長輩退休後理所當然地將健保轉至子女名下,子女也多半認為這是應盡的孝道。然而,健保依附子女並非唯一選擇,也不是法律強制規定。只是現行法規設計下,獨立投保的管道相對受限,讓「依附子女」成了多數人的預設選項。

目前,退休後若無職業,健保的加保方式主要有三種:依附有工作的配偶、依附子女,或是以第六類地區人口身分投保。 雖然名義上並非「一定要」依附子女,但實際操作上,如果沒有工作配偶,又不想以第六類身分投保,就只剩下依附子女這個選項。 這也造成許多長輩即使經濟獨立,仍須「寄人籬下」的感覺,對於擁有自主意識的現代長者而言,難免感到些許無奈。

許多退休人士希望能擁有獨立的健保身份,自行繳納保費,保有經濟上的自主性,也不想增加子女的負擔。 他們認為,自己辛苦一輩子,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付健保費用,不應該被現行制度綁定,必須依附子女才能享有健保。這種渴望獨立自主的聲音,值得社會關注與重視。

然而,開放退休人士自行投保,牽涉到複雜的制度面考量。例如,保費計算方式、如何避免產生不公平的資源分配等,都需要審慎評估。 此外,也需考量到部分長者的經濟狀況,確保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健保保障。

政府若要修改相關法規, 除了考量退休人士的自主性外,更需兼顧社會公平正義及健保制度的永續經營。 或許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制度,例如提供多元的投保方案,讓退休人士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案,在保有尊嚴的同時,也享有完善的健保保障。

總而言之,退休後的健保依附問題,不單單只是程序上的選擇,更反映了世代間的關係、長者的自主意識,以及社會福利制度的設計。 期待未來能有更彈性且更符合時代需求的健保制度,讓退休人士在安享晚年的同時,也能保有尊嚴與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