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發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7 瀏覽次數
揮之不去的熱度:持續發燒不退,你該知道的原因與應對
「燒退了沒?」這句話可能是許多人感冒時最常聽到的問候語。然而,當發燒像是黏人的鬼魅,一再回來,甚至持續數日、數週,就讓人心慌不已。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體溫居高不下,持續發燒不退呢?除了常見的感冒發燒,背後可能隱藏著更複雜的健康問題。
首先,讓我們釐清一下「發燒」的定義。廣義來說,成人體溫超過攝氏 37.5 度就算發燒。發燒本身並非疾病,而是身體對抗感染或發炎的自然反應。然而,持續高燒不退,的確需要我們提高警覺。
常見的發燒原因:
如同您所提到的,常見的發燒原因包括:
- 上呼吸道感染 (URI):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例如感冒、流感、咽喉炎、扁桃腺炎等。通常伴隨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症狀。
- 肺炎: 肺部感染,可能由細菌、病毒或黴菌引起。症狀包括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等。
- 尿道炎 (UTI): 泌尿道感染,可能伴隨頻尿、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狀。
- 腸胃炎: 消化道感染,可能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症狀包括腹瀉、嘔吐、腹痛等。
這些感染通常可以透過藥物治療,並且在幾天內痊癒,發燒也會隨之消退。
持續發燒不退,警惕不明熱:
如果發燒持續超過三週,且經過一系列檢查仍無法找出明確病因,就被稱為「不明熱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更仔細地探究可能的原因,因為這可能暗示著更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
- 腫瘤: 某些癌症,如淋巴瘤、白血病或腎細胞癌,可能引起發燒。
- 自體免疫疾病: 身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 中樞神經疾病: 影響大腦或脊髓的疾病,例如腦炎、腦膜炎等。
- 感染性心內膜炎: 心臟內膜感染,可能由細菌或黴菌引起。
- 結核病 (Tuberculosis, TB): 肺部感染,但也可影響身體其他部位。
- 藥物熱: 某些藥物可能引起發燒。
- 隱藏性膿瘍: 身體深處的膿瘍,難以發現。
面對持續發燒,我們該怎麼做?
- 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最重要的一點!不要自行判斷病情,務必盡速就醫,讓醫生進行詳細檢查。
- 詳細告知病史: 提供完整的病史、用藥紀錄、旅遊史、接觸史等資訊,有助於醫生判斷。
- 配合醫生指示: 接受醫生安排的檢查,例如血液檢查、尿液檢查、X 光檢查、電腦斷層掃描等。
- 遵從醫囑服藥: 按照醫生指示服用藥物,切勿自行停藥或更改劑量。
- 充分休息: 讓身體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才能更快恢復。
- 補充水分: 發燒容易流失水分,要記得多喝水,保持身體水分充足。
- 注意體溫變化: 定時量測體溫,記錄體溫變化,並告知醫生。
總之,持續發燒不退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警訊。透過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我們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找回健康的身體。切記,面對不明熱,專業的醫療判斷是關鍵,切勿輕忽或延誤就醫。
#病因#發燒#退燒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