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該去看身心科?

0 瀏覽次數

身心不適,找身心科就對了!若出現莫名的胸悶、心悸、頭痛、腸胃不適或難以解釋的疼痛,持續未改善,都建議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專業協助。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心裡的風景,也需要專業的照顧:什麼時候該尋求身心科協助?

我們常常聽到「身心科」,但對於什麼時候需要求助,卻感到模糊不清。 許多人抱持著「忍耐一下就會好」、「只是壓力大而已」的心態,忽略了內心深處的呼喊,直到身心不堪負荷才尋求幫助。 其實,尋求身心科協助,並非軟弱的表現,而是勇敢面對自身困境,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的重要一步。 那麼,什麼情況下,我們該跨出這一步呢?

超出日常情緒波動的「不適」: 每個人都會經歷情緒低落、焦慮不安的時刻,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然而,如果這些負面情緒持續數週甚至數個月,強度也明顯超出日常經驗,例如:持續感到悲傷、絕望、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過度焦慮,影響日常生活作息;莫名恐懼,甚至出現恐慌發作;難以控制的憤怒情緒等,就需要特別注意。 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情緒,更可能波及生理層面,造成睡眠障礙、食慾不振、體重變化等。

生理症狀難以解釋或持續存在: 許多身心症狀會以生理不適表現,例如胸悶、心悸、頭痛、腸胃不適、不明原因的疼痛等。 如果經過一般內科檢查,排除生理疾病,但這些症狀仍然持續存在,而且影響日常生活,例如:持續的胃痛讓你無法專心工作,頻繁頭痛讓你無法正常休息,那麼,身心科的診斷或許能找到答案。 這些生理症狀可能是心理壓力或情緒困擾的表現,透過身心科的評估和治療,可以獲得有效的緩解。

人際關係、工作學習出現嚴重困難: 如果你的生活因為情緒困擾而受到嚴重影響,例如:人際關係嚴重破裂、工作或學業表現大幅下降、無法勝任日常工作或學習,甚至出現社交退縮、自我孤立的現象,都應該積極尋求專業協助。 這些情況可能與憂鬱症、焦慮症、社交焦慮症等精神疾病有關,及時就醫能避免情況惡化,並學習有效的應對策略。

出現自我傷害或輕生念頭: 這是最緊急且需要立即尋求幫助的情況。 任何形式的自我傷害行為,包括割傷、燒傷等,以及輕生念頭,都代表著嚴重的心理危機。 請立即尋求身邊親友的支持,並撥打相關求助專線或前往醫院急診室就醫。 生命只有一次,請珍惜自己。

除了上述情況,以下情況也建議尋求身心科協助:

  • 經歷重大生活事件後,例如:親人過世、失業、離婚等,出現無法適應的症狀。
  • 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影響日常生活。
  • 藥物或酒精依賴。
  • 精神疾病家族史。

尋求身心科的協助,並非恥辱,而是積極自我照顧的表現。 專業醫師能提供專業的診斷、治療和諮詢,協助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 記住,你的感受是重要的,別讓自己孤軍奮戰,勇敢尋求協助,你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