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不處理會怎樣?

3 瀏覽次數

血糖過低時,身體會出現冒汗、發抖和心悸等類似飢餓的反應。若忽略這些警訊,可能導致意識模糊、抽筋,甚至昏倒,造成意外受傷,不可輕忽。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低血糖不處理,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危險

「糖尿病」是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許多人對高血糖避之唯恐不及,卻往往忽略了血糖過低同樣危險,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其風險可能更甚於高血糖。當血糖數值低於標準值(一般定義為70mg/dL以下),就稱為低血糖。初期症狀或許不明顯,但若置之不理,後果不堪設想。

就像文首提到,低血糖初期身體會發出警訊,這些警訊往往與飢餓感混淆。想像一下,你突然感到莫名的冒汗、手腳發抖、心跳加速,甚至覺得肚子餓到發慌,這些都可能是身體正在告訴你:「嘿!你的血糖太低了!」如果你沒有及時補充糖分,事情可能會開始變得棘手。

首先,低血糖會影響大腦的運作。大腦是身體能量消耗最高的器官之一,而葡萄糖是它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當血糖過低時,大腦會因為缺乏能量而運作遲緩,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判斷力下降,甚至出現意識模糊的狀況。這種情況下,開車、操作機械,甚至只是過馬路都可能變得極度危險。

更嚴重的是,如果低血糖持續惡化,可能導致癲癇發作、抽筋,甚至昏迷。這些情況不僅會對身體造成直接傷害,例如跌倒、撞傷,也可能因為長時間昏迷而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試想一下,如果在獨自一人的時候發生昏迷,沒有人及時發現並提供協助,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外,對於某些特殊族群來說,低血糖的風險更高。例如,糖尿病患者服用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後,如果飲食不規律、運動過度,或者劑量調整不當,就更容易發生低血糖。高齡者由於身體機能退化,對低血糖的反應可能較慢,也更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所以,我們該如何避免低血糖的危害呢?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並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或飲食。其次,要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避免長時間空腹,並隨身攜帶一些糖果、餅乾或果汁,以備不時之需。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辨識低血糖的早期症狀,並在第一時間採取行動,例如,立即補充15-20克的快速吸收性碳水化合物(如糖果或果汁),並在15分鐘後再次檢查血糖。

總而言之,低血糖雖然看似小事,但若不加以重視,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了解低血糖的成因、症狀和處理方法,才能有效預防和應對,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記住,防範勝於治療,千萬不要輕忽低血糖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