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要做什麼檢查?

2 瀏覽次數

偏頭痛通常無需檢查,因檢查結果往往正常。然而,若症狀與偏頭痛相似,但無法確定時,醫生可能會安排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等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問題。腦電圖檢查對於偏頭痛診斷通常無幫助。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偏頭痛,該做哪些檢查?釐清症狀,安心對策

偏頭痛,如同一個不速之客,突如其來地以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甚至視覺模糊等症狀,擾亂我們的日常生活。許多人深受其苦,卻又疑惑:到底該做哪些檢查才能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呢?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偏頭痛患者並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檢查。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即使進行了腦部電腦斷層掃描(CT)或磁振造影(MRI)等影像檢查,結果也往往顯示正常。這是因為偏頭痛並非由明顯的腦部結構異常所引起,而是一種神經血管疾病,其發作機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瞭。 因此,盲目進行檢查不僅浪費資源,也徒增焦慮。

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要考慮進行檢查呢?關鍵在於「排除其他可能性」。當病患的頭痛症狀與典型的偏頭痛有所差異,或是醫生懷疑可能存在其他潛在疾病時,才會考慮進一步檢查。以下幾種情況,醫生可能建議進行影像學檢查:

  • 頭痛首次發作且劇烈: 以往從未經歷過頭痛,突然出現劇烈且持續時間長的頭痛,需要排除腦出血、腦膜炎、腦瘤等緊急情況。這時,電腦斷層掃描(CT)能快速且有效地排除腦出血的可能性。

  • 頭痛伴隨神經學症狀: 如果頭痛同時伴隨肢體無力、感覺異常、語言障礙、意識不清等神經學症狀,則需要藉助影像學檢查,例如MRI,來排除腦中風、腦瘤、腦炎等疾病。 這些情況的嚴重性遠高於一般的偏頭痛,需要及時就醫。

  • 頭痛症狀持續惡化或改變: 如果頭痛的頻率、強度或性質發生了明顯變化,例如頭痛時間變長、疼痛加劇、疼痛部位改變等,也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排除潛在疾病的可能性。

  • 頭痛藥物使用過度: 長期服用止痛藥物來緩解頭痛,反而可能導致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這需要醫生評估並調整用藥策略。 影像檢查在此時通常並非必要的步驟。

  • 年齡較大首次出現頭痛: 年齡較大的人群首次出現頭痛,也需要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排除其他病變的可能性。

至於腦電圖(EEG)檢查,則通常不會用於偏頭痛的診斷。因為偏頭痛的發生與腦部電活動的異常關係不大。

總而言之,偏頭痛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詢問和臨床症狀評估。醫生會仔細詢問頭痛的特性、頻率、持續時間、伴隨症狀等,以判斷是否為偏頭痛。只有在懷疑存在其他潛在疾病的情況下,才會考慮進行影像學檢查或其他相關檢查。 因此,不必過度擔心需要做很多檢查,與醫生充分溝通,才能得到最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有效管理偏頭痛,提升生活品質。 切記,及時就醫,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