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心臟衰竭?
胸口隱隱作痛,呼吸越來越急促…你是否曾經這樣感受過?別輕忽這些身體的警訊,它們可能正暗示著心臟衰竭的潛在危機。 心臟衰竭,並非心臟完全停止跳動,而是心臟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泵送到全身,導致身體各器官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養分。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避免疾病惡化,守護您的心臟健康。
很多人誤以為心臟衰竭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其實不然。年輕人,甚至孩童也可能罹患心臟衰竭,只是成因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認識心臟衰竭的早期徵兆,對每個人都至關重要。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心臟衰竭呢? 並非所有症狀都會同時出現,也並非所有症狀都代表心臟衰竭,但若您發現以下幾種症狀,特別是持續出現且逐漸加劇,就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初期症狀,可能被輕忽的警訊:
-
呼吸困難: 這可能是最常見的症狀。初期可能僅在劇烈運動後出現,但隨著病情惡化,即使輕微活動或休息時也會呼吸困難。 這種呼吸困難並非單純的氣喘,而是感到胸悶、透不過氣,好像胸口被壓住一樣。
-
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Paroxysmal Nocturnal Dyspnea,PND): 夜間睡覺時突然呼吸困難,需要坐起來才能緩解。 這是因為躺下時,體液更容易積聚在肺部,加重呼吸負擔。
-
體位性呼吸困難: 躺下時呼吸困難加劇,坐起來或站立時症狀緩解。
-
下肢水腫: 手腳腫脹,尤其在下肢較明顯,這表示體液滯留。 輕微的水腫可能不容易察覺,但若發現鞋襪變緊,或按壓腿部後出現明顯凹陷,就需要注意。
-
體重增加: 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尤其是在沒有增加飲食攝取的情況下,可能是體液滯留的表現。
-
容易疲勞: 即使是輕微的活動,也感到異常疲勞,體力明顯下降。
更需提高警覺的症狀:
-
心悸: 感覺心跳加速、心跳不規律或心臟撲通撲通亂跳。
-
咳嗽: 持續咳嗽,甚至咳出帶有粉紅色血絲的痰液。
-
夜間頻尿: 夜間需要多次起床小便。
這些症狀並非心臟衰竭的專利,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 因此,自我診斷不可靠。 如果您出現上述任何症狀,尤其是同時出現多種症狀,請立即就醫,進行專業的檢查,例如心臟超音波、心電圖等,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品質,避免心臟衰竭帶來的嚴重後果。 別讓沉默的警訊,成為健康的絆腳石。
#健康檢查#心臟症狀#診斷方式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