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知道心臟有沒有問題?
別讓沉默的殺手偷襲:及早發現心臟問題的關鍵
心臟,這顆默默奉獻的器官,日夜不息地為我們輸送生命之源。然而,它卻常常沉默寡言,直到發出警訊時,往往已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因此,了解如何及早察覺心臟問題,成為守護健康的關鍵第一步。
許多人誤以為心臟病發作一定是電影裡那樣,劇烈疼痛、瞬間倒地。事實上,心臟疾病的徵兆往往隱晦而多樣,容易被忽略或誤判。 例如,經常被輕忽的胸悶,可能只是輕微的壓迫感、緊繃感,甚至只是不舒服的感覺,而非劇烈的疼痛;呼吸急促,尤其在輕微活動後就出現氣喘吁吁的情況,也值得警惕;其他常見的症狀還包括:心跳加速或過慢、頭暈目眩、疲倦乏力、手腳冰冷、水腫(尤其腳踝)、持續性咳嗽或咳血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並不一定代表患有嚴重的心臟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然而,任何持續性或反覆出現的疑似症狀,都絕對不能輕忽! 切勿自行判斷,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進行必要的檢查。
那麼,有哪些專業的檢查能幫助我們評估心臟健康呢?目前最常見且有效的檢查方法包括:
-
心電圖 (ECG): 透過貼在皮膚表面的電極,記錄心臟電訊號的活動,能偵測心律不整、心肌缺血等問題。這項檢查快速且無痛,是初步評估心臟功能的重要工具。
-
心臟超音波 (Echocardiogram): 利用超音波技術,產生心臟結構和功能的影像,能評估心臟瓣膜、心室大小、心臟肌肉收縮功能等,有助於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疾病、心肌病變等。
-
心導管檢查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是一種較為侵入性的檢查,醫師會將細小的導管經由血管送入心臟,進行冠狀動脈攝影,直接觀察冠狀動脈是否有阻塞或狹窄,這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的金標準。 這項檢查通常在懷疑有嚴重冠狀動脈疾病時才會進行。
-
其他檢查: 除了上述三種主要檢查外,根據醫師的判斷,可能還會需要進行心臟核磁共振 (CMR)、電腦斷層掃描 (CT) 等其他檢查,以獲得更全面的資訊。
及早發現心臟問題,才能及早介入治療,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嚴重程度。 定期健康檢查、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避免菸酒)、積極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都是預防心臟疾病的重要措施。別讓沉默的殺手偷襲,請用心守護您的心臟健康! 如有任何疑慮,請立即諮詢您的家庭醫生或心臟科專家。
#健康檢查#心臟問題#心臟症狀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