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早餐會低血糖嗎?

6 瀏覽次數

不吃早餐可能導致血糖下降,引發低血糖症狀,例如焦慮、疲倦、站立不穩,甚至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空腹的代價:不吃早餐真的會低血糖嗎?

許多人認為不吃早餐會導致低血糖,但事實上,這並非絕對。 「低血糖」指的是血糖濃度過低,一般定義為血液中葡萄糖濃度低於 70 mg/dL (毫克/分升)。 雖然不吃早餐確實可能讓血糖下降,但它並非造成低血糖的唯一原因,且對於大多數健康成人來說,也不一定會直接引發嚴重的低血糖症狀。

為什麼不吃早餐會讓血糖下降呢? 這是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身體已經消耗了儲存的肝醣,血糖自然會降低。 早餐扮演著補充血糖的重要角色,提供身體能量,維持血糖的穩定。 不吃早餐,身體就必須動用其他儲備能量,例如肌肉中的蛋白質,這會造成血糖的緩慢下降。 這種下降,對於大多數健康的人來說,可能只是感到些許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輕微頭暈,並非嚴重的低血糖。

然而,某些情況下,不吃早餐確實可能誘發低血糖,尤其對以下族群來說風險更高:

  •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特別是使用胰島素或某些口服降血糖藥物者,其血糖控制已經較為精細,不吃早餐可能造成血糖過度下降,引發低血糖昏迷,危及生命安全。 這是因為藥物作用仍在持續,而身體卻缺乏食物補充血糖,造成血糖驟降。

  • 服用某些藥物者: 有些藥物本身就會影響血糖,例如某些抗憂鬱藥物、阿斯匹靈等。 若同時不吃早餐,這些藥物的影響會更明顯,更容易導致低血糖。

  • 有低血糖症狀病史者: 有些人本身就容易發生低血糖,例如某些內分泌疾病患者,不吃早餐會更容易誘發症狀。

不吃早餐的影響不只是血糖問題: 除了血糖下降的可能性,不吃早餐也會影響一天的代謝效率、能量水平和精神狀態。 長期不吃早餐,可能會導致營養攝取不足,影響整體健康。

總之,不吃早餐確實可能導致血糖下降,但並非必然造成低血糖。 對於健康成人而言,感受可能只是輕微不適。 然而,對於糖尿病患者、服用特定藥物者或有低血糖病史者,不吃早餐則潛藏著更大的風險。 建議大家養成規律飲食的習慣,均衡攝取營養,尤其是早餐更不可輕忽。 如有任何關於血糖或飲食方面的疑慮,請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獲得個人化的建議。 切勿依賴網路資訊自行判斷,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