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的五大徵兆為何?

3 瀏覽次數

肌少症五大徵兆:行走緩慢費力,手部握力減弱難以提拿物品,上下樓梯困難,一年內跌倒兩次以上,以及六個月內體重不明原因下降5%。 這些都可能是肌少症的警訊,應及早就醫檢查。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步履蹣跚,提物吃力?別輕忽肌少症五大警訊!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退化是自然現象,但若退化速度過快,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就得提高警覺,小心可能是「肌少症」在作祟。肌少症,顧名思義就是肌肉減少症候群,不僅僅是肌肉量減少這麼簡單,更代表著肌肉功能的下降,進而影響整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甚至增加跌倒、骨折、慢性疾病等風險。

許多人容易忽略肌少症的初期徵兆,以為只是年紀大了體力變差,等到出現嚴重問題才驚覺事態嚴重。因此,及早認識肌少症的五大警訊,才能有效預防及及時治療。

五大警訊,不容忽視:

  1. 行走緩慢費力,步履蹣跚: 以前健步如飛,現在卻覺得走路越來越慢、越來越吃力,甚至需要扶著東西才能行走,這可不是單純的「老了」,可能是肌肉力量不足的警訊。 行走速度減慢,也反映出下肢肌力的衰退。

  2. 手部握力減弱,難以提拿物品: 曾經輕鬆提起的物品,現在卻感到吃力,甚至提不動,例如:提個水壺、拿個菜籃都覺得費勁,這也代表著上肢肌肉力量的流失。 試著握緊拳頭,感受一下握力是否不如以往,這也是一個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

  3. 上下樓梯困難,容易跌倒: 爬樓梯時感到氣喘吁吁、雙腿無力,甚至需要扶著扶手才能緩慢攀爬,這表示腿部肌力嚴重不足。 而容易跌倒更是肌少症的嚴重警訊,因為肌力不足導致平衡感變差,更容易發生意外。

  4. 一年內跌倒兩次以上: 跌倒本身就是一種危險訊號,尤其是老年人。一年內跌倒兩次以上,除了可能與肌少症有關,也代表著骨質疏鬆、平衡能力下降等問題,需要積極尋求醫療協助,避免更嚴重的傷害。

  5. 六個月內體重不明原因下降5%: 體重減輕不見得是好事。若在六個月內體重不明原因下降5%,且伴隨上述其他症狀,則更需提高警覺。這可能是因為肌肉流失導致體重下降,而非單純的減肥成功。

發現以上徵兆,請勿輕忽! 及早就醫,接受專業醫師的評估與檢查,才能及早診斷,並透過適當的運動、營養補充等方式,有效預防及延緩肌少症的惡化,維護健康,享受精彩人生。 別讓肌少症悄悄偷走你的健康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