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為什麼會痠痛?

7 瀏覽次數

運動後的肌肉痠痛,源自肌肉纖維微小損傷和代謝產物刺激神經,尤其在高強度或不熟悉的運動後更為明顯。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肌肉痠痛的真相:微小的破壞與身體的呼喊

運動完肌肉痠痛,是許多人共同的經驗。有些人把它當作「操練有效」的指標,有些人則把它視為令人痛苦的負擔。但肌肉痠痛究竟從何而來?它真的代表著有效的鍛鍊嗎?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常見卻又複雜的問題。

坊間流傳許多關於肌肉痠痛的說法,例如乳酸堆積、肌肉缺氧等等。事實上,這些說法都只是部分真相,並不足以完整解釋肌肉痠痛的成因。現代研究指出,運動後的肌肉痠痛,主要源自於肌肉纖維的微小損傷以及由此產生的代謝產物刺激神經所造成的。

想像一下,你的肌肉就像一束束緊密排列的纖維。在高強度或不熟悉的運動中,這些纖維會受到強烈的拉扯和擠壓,造成微小的撕裂和損傷。這些微小的損傷並非如同骨折般的巨大破裂,而是細胞層級的細微損傷,肉眼難以察覺。然而,這些損傷會觸發身體的發炎反應,釋放出各種化學物質,例如前列腺素、組織胺等。這些物質會刺激周圍的神經末梢,產生疼痛感,這就是我們感受到的肌肉痠痛。

此外,劇烈運動也會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例如乳酸。雖然乳酸的累積的確會造成肌肉酸脹,但它並非肌肉痠痛的主要元兇。乳酸的清除速度相對較快,通常在運動結束後幾十分鐘至數小時內就能完成。而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也就是運動後24-72小時才出現的痠痛,則與乳酸無關,更與肌肉纖維的微小損傷和發炎反應息息相關。

因此,運動後的肌肉痠痛,並非單純的「乳酸堆積」,而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反應,它反映了你的肌肉在適應新的負荷和挑戰。適度的肌肉痠痛代表著你的肌肉正在經歷一個重建和強化的過程,但過度的痠痛則可能表示訓練強度過高或訓練方式不當,需要調整訓練計劃。

了解肌肉痠痛的成因,才能夠更有效地進行運動訓練,避免傷害,並促進肌肉的健康成長。記住,適度的痠痛是正常的,但劇烈的疼痛則需要引起重視,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不要盲目追求痠痛,而應關注訓練的整體效果與身體的感受,才能在運動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