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時可以照胃鏡嗎?
6 瀏覽次數
胃痛,一個讓人坐立不安的惱人症狀。它可能是輕微的消化不良,也可能是潛藏著嚴重疾病的警訊。許多人胃痛時第一個念頭便是:「要不要照胃鏡?」 答案並非簡單的「是」或「否」,而是取決於許多因素,包含疼痛的性質、持續時間,以及伴隨的其他症狀。
胃鏡檢查,顧名思義,就是將一條細長、前端帶有攝影機的內視鏡經由食道送入胃部,直接觀察胃黏膜的狀況。它能提供醫師清晰的影像,診斷出胃潰瘍、胃炎、胃食道逆流、甚至胃癌等疾病。然而,胃鏡檢查畢竟屬於侵入性檢查,會伴隨一些不適,例如喉嚨不適、嘔吐感等等。因此,並非所有胃痛都必須立即進行胃鏡檢查。
那麼,哪些情況下需要考慮照胃鏡呢?
首先,持續性且難以忍受的胃痛應引起重視。單純偶發性的胃痛,可能與飲食不規律、壓力過大有關,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和飲食就能改善。但若胃痛持續數週甚至數月,且服用止痛藥物也無法有效緩解,就必須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醫師會根據病史、身體檢查和必要的血液檢查,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的胃鏡檢查。
其次,伴隨其他警訊症狀的胃痛更需要謹慎處理。例如:
- 上消化道出血: 黑便(顏色深黑、呈柏油狀的糞便)、嘔吐咖啡渣樣或鮮血,都可能是胃部出血的徵兆,需要立即就醫,胃鏡檢查是診斷及治療的重要手段。
-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若近期不明原因體重明顯下降,伴隨胃痛,也應提高警覺。
- 吞嚥困難: 食物難以順利下嚥,也可能是食道或胃部疾病的表現。
- 持續性嘔吐: 反覆嘔吐,尤其伴隨嘔吐物帶血或咖啡渣樣,更需要緊急就醫。
- 貧血: 長期胃部出血可能導致貧血,因此若有貧血症狀,也應考慮進行胃鏡檢查。
總而言之,胃痛是否需要照胃鏡,並非單純由疼痛本身決定,而是醫師根據整體臨床判斷來決定。 切勿自行判斷,輕忽症狀。 若您感到持續性胃痛,或伴隨上述任何警訊症狀,請立即諮詢腸胃科醫師,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切記,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疾病惡化。 醫師會根據您的個別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胃鏡檢查,並提供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不要因為害怕檢查而延誤就醫,您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胃痛照胃鏡#胃痛症狀#胃鏡檢查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