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塞多少要裝支架?

8 瀏覽次數

血管阻塞程度決定治療方式。輕微阻塞(<70%),生活調整及藥物即可;嚴重阻塞(≥70%),則需考慮裝置支架或進行繞道手術,以恢復血液暢通。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血管堵塞,何時該裝支架?

血管堵塞,是個潛在的重大健康威脅,嚴重影響血液循環,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等風險。當血管出現阻塞時,治療方式取決於阻塞的嚴重程度,並非所有阻塞都必須裝置支架。本文將探討血管堵塞的評估與治療策略,幫助讀者理解何時裝支架是必要的。

血管阻塞的程度,通常用「阻塞率」來衡量。阻塞率是指血管腔隙被阻塞的比例。阻塞率低於 70%,意謂著血管仍保有足夠的空間讓血液流動,此時的治療重點在於生活方式調整和藥物治療。 例如,控制飲食、規律運動、戒菸限酒、控制血壓和血糖,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血脂、預防血栓形成,改善血管狀況,讓阻塞不再惡化。藥物治療則可透過抗血小板藥或抗凝血藥,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維持血管暢通。

然而,當阻塞率達到或超過 70% 時,情況就變得較為複雜,此時血管的血液供應受到顯著影響,可能導致器官缺氧或損傷。這時候,單純的生活方式調整及藥物治療,可能無法有效緩解問題,甚至可能導致病情惡化。 這時,裝置支架或進行繞道手術,便成為必要的治療選項。

裝置支架的目的是將血管壁撐開,恢復血液暢通。 然而,支架並非萬靈丹,手術本身也有風險。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阻塞部位、血管類型等因素,評估支架手術的風險與效益,並與患者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阻塞率僅是評估血管狀況的一個指標,並非唯一的依據。 患者的臨床症狀、年齡、其他慢性疾病,以及整體心血管風險評估,都是決定是否需要裝置支架的重要因素。 一個針對個人化需求的評估方案,能幫助患者和醫師做出明智的選擇,並有效地管理血管疾病。

最終,血管堵塞的治療,需要專業醫生的診斷和評估。患者應主動積極地與醫生溝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共同制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 這不僅是關於裝不裝支架,更是關於如何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