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完酸痛還能運動嗎?

7 瀏覽次數

運動後肌肉微酸?輕度活動有助於血液循環,舒緩不適。但若疼痛劇烈,應立即停止運動,讓肌肉充分休息,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運動完酸痛,還可以繼續動嗎?酸痛程度決定你的下一步!

運動後的肌肉痠痛,對於許多熱愛運動的人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但面對這種痠痛,我們該如何應對?是咬牙撐下去繼續操練,還是乖乖休息讓肌肉恢復?這問題的答案,取決於痠痛的程度與性質。

輕微痠痛:動起來,讓血液循環加速修復!

如果你只是感到輕微的肌肉痠痛,例如運動後隔天微微的僵硬感,通常是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這種痠痛是由於運動時肌肉纖維的微小損傷引起的。此時,適度的活動反而有助於舒緩不適。

想像一下,就像身體內部正在進行一場小小的修復工程,而輕度的活動能讓血液循環更順暢,將營養物質運送到受損的肌肉組織,同時帶走代謝廢物,加速修復的過程。你可以選擇以下這些輕度活動:

  • 輕度有氧運動: 例如慢跑、散步、游泳或騎自行車,保持低強度,讓心跳微微加速即可。
  • 伸展運動: 針對痠痛的肌肉群進行溫和的伸展,增加肌肉的彈性和靈活性。
  • 按摩: 利用滾筒或按摩球,針對痠痛部位進行輕柔的按摩,放鬆肌肉。

劇烈疼痛:立刻停止,讓肌肉好好休息!

然而,如果你的痠痛程度已經達到劇烈,甚至影響到你的正常活動能力,例如:

  • 疼痛感強烈,讓你無法完成日常動作。
  • 關節出現腫脹或發炎。
  • 運動時感到刺痛或劇痛。

那麼,你應該立即停止運動,並且讓肌肉充分休息。強忍疼痛繼續運動,反而會加劇肌肉損傷,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傷害,例如肌肉拉傷、韌帶撕裂等等。

此時,你需要給予肌肉足夠的時間恢復。以下是一些建議:

  • 冰敷: 在疼痛部位冰敷15-20分鐘,每天數次,可以減輕發炎和疼痛。
  • 熱敷: 冰敷過後,可以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肌肉修復。
  • 充分休息: 避免進行任何會加重疼痛的活動,讓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
  • 營養補充: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幫助肌肉修復和補充能量。
  • 就醫: 如果疼痛持續沒有改善,甚至越來越嚴重,應盡快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

總結:

運動後肌肉痠痛,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輕微的痠痛可以透過輕度活動來舒緩,但劇烈的疼痛則需要立即停止運動,並且給予肌肉充分的休息。了解自身身體的狀況,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讓運動成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帶來傷害的根源。記得,傾聽你的身體,才是運動的最高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