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如何自救?

8 瀏覽次數

主動脈剝離緊急時刻,保持血壓穩定至關重要,避免用力、憋氣等動作,加劇血管撕裂風險。 如有病史,務必定期追蹤檢查,降低復發機率,守護心血管健康。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主動脈剝離:黃金時間的搶救與自保

主動脈剝離,如同在身體內部發生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想像一下,一條承載全身血液的重要高速公路──主動脈,突然內壁撕裂,血液奔流至血管壁與血管內膜之間,如同洪水決堤,造成血管膨脹、破裂,甚至危及生命。面對如此凶險的狀況,如何爭取黃金時間,自救保命,至關重要。

主動脈剝離的症狀往往極為劇烈,令人難以忽視。劇烈胸痛,常被形容為「撕裂性」、「刀割般的疼痛」,可能放射到背部、頸部甚至下顎。有些人會感到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冒冷汗,甚至出現休克。 這些症狀並非一成不變,有些患者的症狀較為輕微,容易被誤診為心絞痛、肌肉酸痛等。 因此,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胸痛,都絕不能掉以輕心。

黃金時間的自救策略,關鍵在於「盡量保持鎮定,避免任何加劇血管壓力的動作」:

  • 立即就醫: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不要自行嘗試任何偏方或緩解措施,立刻撥打緊急救護電話(台灣為119),並清楚告知症狀及位置。 時間就是生命,及早送醫才能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 降低血壓: 主動脈剝離的風險與血壓息息相關。高血壓會加劇血管撕裂,因此盡可能保持平靜,避免任何會提升血壓的動作,例如:

    • 避免用力: 不要提重物、用力排便、用力咳嗽或嘔吐。
    • 避免情緒激動: 保持冷靜,深呼吸,減緩心跳速度。
    • 避免劇烈運動: 保持靜止,盡量避免任何肢體動作。
    • 不要自行服用藥物: 除非醫生指示,否則不要自行服用任何藥物,以免造成交互作用,反而加劇病情。
  • 舒適的體位: 找到一個讓你感到舒適的姿勢,盡量減少身體的移動和負擔。 通常半坐臥的姿勢比較適合,可以減輕心臟負擔。

  • 記錄症狀: 如果意識清楚,可以盡可能記錄下發病時間、症狀的詳細描述以及疼痛的程度,提供給醫生做為診斷參考。

預防勝於治療:積極管理自身健康

主動脈剝離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家族病史、動脈硬化、馬凡氏症候群等。 如果你有這些風險因素,務必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特別是心血管方面的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問題。 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例如控制血壓、戒菸、規律運動、均衡飲食,都能有效降低主動脈剝離的風險。 別讓一個疏忽,成為一生的遺憾。

總而言之,主動脈剝離是一種危急重症,及早發現、及時就醫是救命關鍵。 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有效降低風險,守護自身心血管健康。 記住,在緊急時刻,冷靜、迅速就醫,才是你最好的自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