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來台工作最多幾年?

9 瀏覽次數

台灣將研擬外勞留台評點機制,依薪資、語言及技能評分,達標者可突破12年工作年限限制。然而,即使延長居留,仍無法以此期間申請永久居留或歸化。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台灣的經濟命脈,近年來仰賴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移工,他們在各行各業辛勤付出,填補了本地勞動力的缺口。然而,關於外勞在台工作年限的規定,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目前,外勞來台工作,依據不同種類及申請條件,最長可達十二年,但這項規定未來可能產生變化。

過去,外勞在台工作年限普遍限制在十二年,期滿後必須返國,即使雇主再三挽留,也無法突破此一限制。此規定在實務上造成許多問題:一方面,許多資深外勞已累積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卻因年限限制而被迫離開,造成企業人力資源的斷層;另一方面,這些外勞也與台灣社會建立深厚連結,返國後生活適應困難,也造成雙方一定的社會成本。

因此,政府有意研擬一套「外勞留台評點機制」,以更彈性的方式管理外勞居留問題。這套機制預計將參考薪資水平、語言能力和專業技能等面向,建立一套客觀的評分標準。達到特定標準的外勞,將有機會突破現行的十二年工作年限限制,得以繼續留在台灣工作。

然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即使評點機制通過,並允許部分外勞延長居留時間,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因此申請永久居留權或歸化成為台灣公民。這項機制的主要目標是針對特定高技能、高貢獻的外勞,提供更合理的留台管道,而非直接放寬永久居留或歸化的門檻。 這與許多國家為了吸引高階人才而提供的「黃金簽證」制度有所不同,台灣的評點機制更著重在維持既有的移民政策框架下,針對外勞族群進行更精準的管理。

未來評點機制的細節尚待政府進一步公布,其公平性、執行效率以及對台灣社會的影響,都將受到各界密切關注。 如何平衡經濟需求與社會融合,在設計及執行這套機制時,將是政府必須仔細考量的重要課題。 這不僅關係著外勞的權益,更關係著台灣長期的人力資源規劃與社會發展。 一個完善的制度,應能讓外勞在台工作期間獲得應有的保障,同時也能避免產生新的社會問題,這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