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發薪水違法嗎?

4 瀏覽次數

雇主延遲發薪可能觸法!《勞基法》明文規定,除非另有約定或預付薪資,企業應定期給付薪水。若延遲發放,將視為違反規定,可能面臨高額罰鍰。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晚發薪水,小心吃罰單!老闆的拖延術恐觸法!

五佰元,在台灣或許只夠吃幾頓好一點的便當,卻是許多人辛苦工作換來的血汗錢。準時領到薪水,不僅能維持基本生活開銷,更是一種對勞動者尊重的體現。然而,有些雇主卻以各種理由拖延發薪,讓員工陷入經濟困境。這種行為不僅不道德,更可能已經觸犯法律!

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勞基法)第二十二條明文規定,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本人。除非勞雇雙方另有約定,或已預付工資,雇主都必須定期發放薪水。所謂「定期」,指的是按照固定的週期,例如每月、每半個月或每週發放,且不得超過一個月。即使勞資雙方約定延後發薪,最遲也不得超過次月發薪日。

換句話說,除非事先與員工達成共識,並經過合法程序的約定,否則任何形式的延遲發薪都屬於違法行為。舉例來說,若公司慣例於每月5號發薪,即使只延遲一天到6號發放,在沒有事先約定的情況下,都已經違反勞基法。

有些雇主可能會以「公司資金周轉不靈」、「會計作業延誤」等理由搪塞,但這些都不能作為延遲發薪的合法藉口。勞基法保障勞工的權益,並未允許雇主以任何理由規避發薪義務。

延遲發薪的後果,除了讓員工生活陷入困境,雇主也將面臨高額罰鍰。根據勞基法第七十九條規定,雇主若違反給付工資的規定,將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主管機關還可以公布事業單位名稱、負責人姓名,並限期令其改善。若屆期未改善,將按次處罰。

此外,若雇主惡意積欠薪資,勞工還可以依法向當地勞工局申訴,要求雇主立即給付積欠的薪水,並追討相關損失。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雇主支付額外的賠償金。

因此,提醒所有勞工朋友,務必了解自身的權益,當遇到雇主延遲發薪的情況時,應立即向相關單位反映,以保障自身的權益。同時也呼籲所有雇主,切勿以身試法,應依法按時給付薪水,建立良好的勞資關係,才能共同創造雙贏的局面。 別讓五佰元,成為勞資糾紛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