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災可以請多少?

7 瀏覽次數

職災傷病給付從不能工作第四天開始,前60天領取平均日投保薪資,超過60天則領取70%,最長給付2年。 給付金額依據過去薪資計算,保障勞工權益。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職災,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詞彙,它不僅奪走勞工的健康,也可能奪走他們的生計。在台灣,勞工遭遇職災後,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我究竟可以請多少錢?」 這篇文章將深入淺出地解釋職災傷病給付的相關規定,讓您不再迷惘。

許多人對於職災給付的理解僅止於「可以領錢」,但實際上,制度設計得相當精密,並非一概而論。最關鍵的差異在於「給付期間」與「給付比例」。

首先,職災傷病給付並非從受傷當天就開始計算。勞工必須在不能工作的第四天才開始計算給付天數。這表示,即使您受傷了,但仍能工作,則沒有給付。這點需要特別注意,別誤以為受傷當天就開始計算。

接下來,是關鍵的給付金額與期間:

  • 前60天: 您將獲得平均日投保薪資的給付。這部分的計算方式,是以您受傷前一段期間的薪資為基礎,由勞保局根據您的投保薪資計算得出。 換句話說,您在受傷前的薪資越高,每日的給付金額也越高。這部分的給付,等同於您在這60天內,仍然可以維持原先的收入水平。

  • 超過60天: 超過60天之後,給付金額會調整為平均日投保薪資的70%。 這意味著,您的收入會下降,但勞保局仍會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避免您因為職災而陷入經濟困境。

  • 最長給付期間: 職災傷病給付最長可達兩年。 這兩年可不是一筆糊塗賬,而是根據您的傷勢恢復狀況,由醫生定期評估後決定。 如果您的傷勢在兩年內痊癒,給付自然會停止;但若傷勢未癒,並且經醫生評估仍需治療或復健,則有可能持續給付,直到符合終止給付的條件。

最後,必須強調的是,給付金額最終還是依據您過去的薪資計算。 因此,高薪者領到的職災給付相對較高,而低薪者則相對較低。這也突顯了提升自身薪資的重要性,因為這不僅攸關日常生計,更攸關您在遭遇職災時的保障程度。

總而言之,職災傷病給付制度旨在保障勞工權益,提供在職災後必要的經濟協助。 但這套制度也並非萬能,它需要勞工自身對於相關規定的理解,才能在遭遇職災時,有效地爭取應有的權益。 建議勞工朋友們平時多了解相關法規,並在需要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切勿因資訊不足,而讓自己的權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