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要吃多少主食?

6 瀏覽次數

成年人每日主食攝取量約250-400克,建議均衡攝取全穀雜豆及薯類,並依個人體重調整。 每餐一到兩碗飯或饅頭,滿足每日碳水化合物需求,健康又安心。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你的主食碗,裝的是健康還是負擔?一天到底該吃多少?

每天早上醒來,面對餐桌上的白米飯、蓬鬆饅頭、或是香甜的地瓜,你是不是也曾疑惑:我到底應該吃多少才算夠?吃太多會不會胖?吃太少會不會沒力氣? 網路上的資訊眾說紛紜,讓人難以抉擇。其實,主食的攝取量並非一成不變,它與你的身高、體重、活動量以及個人體質息息相關。

普遍建議成年人每日主食攝取量約在250-400克之間,這大約相當於一到兩碗飯(以一般飯碗大小計算),或是等量的饅頭、麵食、全麥麵包等等。然而,這只是一個參考值,並非放諸四海皆準的鐵律。

別只看「量」,更要看「質」!

單純計算克數,容易忽略主食的種類。 建議大家均衡攝取全穀雜糧、根莖類(如地瓜、芋頭、山藥)以及豆類,而非單純依賴精緻的白米飯或白麵條。

  • 全穀雜糧的優勢: 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並提供飽足感,降低暴飲暴食的機率。此外,全穀類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能提升身體的代謝功能。例如糙米、燕麥、小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根莖類的益處: 提供豐富的澱粉及營養,而且飽足感較高,可以有效控制食慾。不同種類的根莖類也各有其獨特的營養價值,例如地瓜富含β-胡蘿蔔素,山藥則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

  • 豆類的營養價值: 豆類是植物性蛋白質的良好來源,還能提供膳食纖維及多種礦物質。例如紅豆、綠豆、黑豆等,不只能單獨食用,也能加入粥品、飯類中,豐富口感與營養。

如何調整個人主食攝取量?

250-400克的建議攝取量,僅供參考。實際上,你需要根據自身狀況進行調整:

  • 體重: 體重較重、活動量較大的人,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相對較多;反之,體重較輕、活動量較少的人,則應適度減少主食的攝取量。

  • 活動量: 從事劇烈運動的人,需要更多能量,因此主食的攝取量可以適度增加;反之,久坐辦公室的人,則應控制攝取量,避免能量過剩。

  • 新陳代謝: 每個人的新陳代謝速率不同,這也會影響主食的攝取量。

最重要的,是聆聽你身體的聲音!

別執著於數字,觀察自身飽足感與能量水平。如果感到飢餓乏力,可以適度增加主食攝取量;如果經常感到飽脹不適,則應減少主食攝取量。 均衡飲食、多樣化攝取,才是維持健康體重的關鍵。 別讓「主食」變成讓你感到焦慮的數字,而是滋養你一天能量的美味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