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吃太少會怎樣?

3 瀏覽次數

長期低醣飲食恐引發酮酸中毒,導致頭暈、疲倦、噁心,嚴重甚至昏迷,不可不慎。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澱粉吃太少,小心身體鬧罷工!

澱粉,這個常常被減肥人士視為頭號敵人的營養素,其實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攝取足夠的澱粉,才能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就像車子需要汽油才能跑一樣。如果長期澱粉攝取不足,身體可能會出現許多警訊,輕則影響生活品質,重則危及健康。

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主要依靠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而葡萄糖主要來自於我們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澱粉。當澱粉攝取不足時,身體會開始分解肌肉和脂肪來產生能量,這會導致肌肉流失、體力下降,更容易感到疲倦、虛弱、頭暈,注意力也難以集中,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

除了影響體力與腦力,長期澱粉攝取不足還會擾亂身體的新陳代謝。為了獲取能量,身體會大量燃燒脂肪,產生酮體。適量的酮體可以提供能量,但過多的酮體會堆積在血液中,造成酮酸中毒。酮酸中毒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呼吸加快、口氣帶有水果味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昏迷、危及生命。尤其是有糖尿病史的人,更要謹慎控制澱粉攝取量,避免酮酸中毒的風險。

此外,澱粉攝取不足也可能影響情緒和心理健康。研究顯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導致情緒波動、焦慮、憂鬱等症狀。這是因為碳水化合物能促進血清素的合成,而血清素是一種能讓人感到快樂和放鬆的神經傳導物質。當血清素分泌不足時,就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易怒等負面情緒。

長期澱粉攝取不足還可能造成便秘問題。膳食纖維主要來自於植物性的食物,其中也包含許多富含澱粉的食材,例如全穀類、根莖類蔬菜等。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如果澱粉攝取不足,膳食纖維攝取量也可能不足,進而導致便秘。

因此,均衡的飲食才是維持健康的關鍵。我們不應該完全拒絕澱粉,而是要選擇優質的澱粉來源,例如糙米、燕麥、地瓜、南瓜等,並控制攝取量。建議每天至少攝取130克的碳水化合物,才能確保身體獲得足夠的能量,維持各項機能正常運作。

當然,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不同,建議在調整飲食習慣前,先諮詢專業的營養師或醫師,才能制定最適合自己的飲食計畫,避免因為錯誤的飲食方式而損害健康。切勿盲目追求低醣飲食,以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