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该吃什么?

5 瀏覽次數

年長者營養不良常缺乏熱量、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建議均衡飲食:攝取全穀物、高蛋白食物(如魚肉、豆類),並補充健康脂肪(如橄欖油、堅果),改善味覺也可提升食慾。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營養不良該吃什麼?專注於年長者的飲食策略

年長者營養不良,不僅影響身體機能,更可能導致疾病風險提升。解決這個問題,並非單靠某一種食物,而是需要一份均衡且適合個人需求的飲食計畫。 重點不在於「吃什麼」,而在於「如何吃」。

年長者營養不良常見原因包括:咀嚼困難、味覺改變、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食慾不振、社會孤立等。 這些因素往往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導致營養攝取不足。 因此,單純補充營養素並非長久之計,更需要著眼於改善整體飲食習慣。

營養不良的年長者飲食策略,需要重視以下幾個面向:

  • 均衡飲食,注重多元: 不再是單純的「吃得多」,而是要「吃得對」。 需攝取包含全穀物(糙米、全麥麵包)的碳水化合物,提供持續的能量來源;高蛋白食物(魚肉、雞肉、豆類、豆腐)是維持肌肉組織、修補細胞的關鍵;新鮮蔬果(包含葉菜類、根莖類、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以及適量健康脂肪(橄欖油、堅果、堅果油)以維持激素平衡。 這不是單純的清單,而是需要將這些食物巧妙地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佳營養攝取效果。

  • 克服咀嚼困難: 年長者咀嚼困難時,可以選擇軟嫩的食材,例如:蒸煮的魚肉、切碎的蔬菜、磨碎的肉類、或容易咀嚼的水果。 同時,可以考慮使用食物調理器或攪拌機,將食材打成果泥或湯羹,方便食用。 此外,細碎的食材、湯類的攝取,能降低咀嚼的壓力,同時有效提升營養吸收。

  • 提升食慾: 味覺改變是影響食慾的主要原因。 可以嘗試使用不同的烹調方式,例如:運用香料、天然調味料及各式烹調方式,如蒸、燉、滷、烤,使食物更有風味和吸引力。 尤其可以針對年長者偏好的口味,調整飲食內容。 同時,也要維持舒適的用餐環境,愉悅的心情,才能提升食慾。

  • 補充不足的營養素: 針對可能缺乏的特定營養素,可以考慮補充適量的營養補充品。 例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D、鈣等等,但務必在專業營養師或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避免過量或交互作用。 千萬不要自行亂補,更要避免單一補充品的過度依賴。

重點提醒: 改善年長者營養不良,需要專業的營養評估,才能制定最適合的飲食計畫。 建議尋求營養師或醫療人員的協助,協助調整飲食習慣、並針對個人需求提供更精準的建議,才能確保飲食的均衡與安全。 同時,也要鼓勵年長者參與社交活動,例如:與家人朋友一起用餐,讓飲食成為一種愉悅的經驗,才能更有效地提升飲食動機和營養攝取。 透過這種全面的照護策略,才能有效改善年長者營養不良的狀況,讓他們擁有更健康、更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