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突然暈倒?

8 瀏覽次數

暈倒非單一原因,多數致命後果來自摔倒時的撞擊傷害。 謹慎避免久站、高溫、脫水、飢餓及過度換氣等誘因。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突如其來的墜落:探討暈倒的成因與預防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有時,一場戲會因為突如其來的「暈倒」而戛然而止。眼前一黑,世界旋轉,然後重重落地,這樣的經驗不僅令人驚恐,更潛藏著致命的危險。暈倒,並非單一疾病,而是許多潛在病症的共同結果,其後果往往並非暈倒本身,而是摔倒時造成的撞擊傷害。理解暈倒的成因,才能有效預防這場突如其來的「墜落」。

暈倒,醫學上稱為「昏厥」(syncope),指的是意識短暫喪失,伴隨身體姿勢的改變,通常在幾秒到幾分鐘內恢復意識。 其根本原因在於腦部暫時性缺血,也就是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導致神經細胞無法正常運作。 然而,導致腦部缺血的原因卻是多種多樣的,如同一個複雜的拼圖,需要仔細拼湊才能找出真相。

常見的成因包括:

  • 心血管疾病: 這是造成暈倒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例如心律不整(心跳過快或過慢)、心臟瓣膜疾病、心臟結構異常,甚至心臟衰竭等,都可能導致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心跳過慢或心臟輸出不足,如同水管輸送的水量減少,腦部自然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

  • 神經系統疾病: 某些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迷走神經反射過度活躍(例如久站、疼痛、情緒劇烈變化),會導致心跳減慢和血管擴張,進而造成腦部缺血。此外,癲癇發作也可能導致意識喪失,容易與暈倒混淆。

  • 脫水和低血糖: 身體缺水或血糖過低,會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腦部血液供應不足。長時間運動、飲食不規律或糖尿病患者都容易出現此情況。

  • 藥物副作用: 某些藥物,尤其是一些降血壓藥物,可能導致低血壓,增加暈倒的風險。

  • 貧血: 血液中的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下降,同樣會導致腦部缺血。

  • 其他: 例如過度換氣、長時間憋氣、劇烈咳嗽、站立時間過長等,也可能誘發暈倒。

值得特別強調的是,暈倒的後果,往往並非暈倒本身的傷害,而是摔倒時造成的頭部外傷、骨折等。 因此,預防摔倒至關重要。 以下是一些預防暈倒及摔倒的建議:

  • 避免久站: 長時間站立會導致血液淤積在下肢,減少腦部血液供應。

  • 避免高溫環境: 高溫會導致血管擴張,降低血壓,增加暈倒風險。

  • 避免脫水: 多喝水,保持身體水分充足。

  • 避免飢餓: 規律進食,維持血糖穩定。

  • 避免過度換氣: 緩慢深呼吸,避免過度換氣。

  • 定期健康檢查: 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

總之,暈倒是一個警訊,提醒我們身體可能存在某些問題。 千萬別輕忽,應及時就醫,找出根本原因,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再次發生,確保生活安全與健康。 記住,預防勝於治療,面對暈倒,我們應該保持警覺,以積極的態度守護自身的健康。